脚趾甲变白色是怎么回事
脚趾甲变白色可能由真菌感染、外伤、贫血、银屑病、甲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真菌治疗、营养补充、局部护理等方式改善。
1、真菌感染
白色浅表性甲真菌病常见于脚趾甲,表现为甲板表面白色斑块或粉末状脱屑。可能与足部潮湿环境、共用修甲工具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甲板增厚或脆裂。需遵医嘱使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环吡酮胺乳膏等外用抗真菌药物,严重时可联合口服伊曲康唑胶囊。
2、外伤
趾甲受到挤压或碰撞后,甲板与甲床分离形成白色空泡。多因鞋子过紧、运动损伤导致,可能伴随甲下淤血。一般无须特殊治疗,需修剪受损甲缘避免二次伤害,新甲生长需3-6个月。
3、贫血
缺铁性贫血可能导致甲板苍白色,常见甲中央凹陷呈勺状。与铁摄入不足、慢性失血有关,多伴随乏力、头晕症状。建议检查血常规,确诊后可补充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配合摄入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
4、银屑病
甲银屑病表现为甲板点状白斑或全甲变白,甲床可见红色鳞屑。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伴随皮肤红斑脱屑。可局部使用卡泊三醇软膏,严重时需注射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控制病情。
5、甲营养不良
长期偏食或消化吸收障碍导致甲板蛋白合成不足,出现白色横纹或浑浊。可能与维生素B12缺乏、低蛋白血症相关。需均衡摄入鸡蛋、鱼类等优质蛋白,必要时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
日常需保持足部干燥清洁,选择透气鞋袜避免真菌滋生;修剪趾甲时保留1-2毫米白边,避免过短导致甲床损伤;定期检查趾甲变化,若白色范围扩大或伴随疼痛、甲剥离应及时就医。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锌、铁、维生素D的食物如牡蛎、红肉、蘑菇等,有助于甲板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