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传染途径
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粪-口传播、胃-口传播、医源性传播及母婴垂直传播五种途径传染。感染者唾液、呕吐物、粪便中的细菌可通过共用餐具、亲密接触、污染水源或医疗器械等途径传播给他人。
1、口-口传播
共用餐具、水杯或亲吻时,感染者唾液中的幽门螺旋杆菌可直接进入他人口腔。儿童咀嚼喂食、家庭共用餐具是常见传播场景。细菌通过口腔黏膜定植后,可能引发胃炎或消化性溃疡。
2、粪-口传播
感染者粪便中的细菌污染水源或食物后,他人摄入可导致感染。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更易通过此途径传播,食用未洗净的蔬菜水果或饮用生水是高风险行为。
3、胃-口传播
感染者呕吐物中含有大量活菌,处理呕吐物时不慎接触口腔可能造成传播。该途径在集体生活环境中风险较高,需注意呕吐物的规范消毒处理。
4、医源性传播
胃镜检查等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时,可能将细菌带入受检者胃部。正规医疗机构已严格规范内镜消毒流程,但非正规医疗操作仍存在传播风险。
5、母婴垂直传播
哺乳期母亲通过唾液污染餐具或咀嚼喂食可能传染给婴幼儿。孕妇感染也可能通过羊水或产道传播,新生儿免疫系统未完善时更易定植细菌。
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需实行分餐制、避免咀嚼喂食婴幼儿、彻底清洗果蔬、饮用煮沸水、规范处理呕吐物及排泄物。家庭成员确诊后应共同检测,感染者需完成规范四联疗法治疗,治疗期间严格隔离餐具。定期复查碳13/14呼气试验可评估根除效果,日常补充益生菌有助于维持胃肠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