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必须切除吗
肠息肉是否需要切除需根据病理类型和大小决定,主要影响因素有息肉直径、病理性质、是否伴随症状等。
直径小于5毫米的增生性息肉或炎性息肉通常无须立即切除,可通过定期肠镜随访观察变化。这类息肉癌变概率较低,但需每1-2年复查肠镜,若发现增长趋势则考虑干预。随访期间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红肉摄入,增加膳食纤维补充。
直径超过10毫米的腺瘤性息肉或绒毛状腺瘤建议切除,这类息肉存在癌变风险。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黏膜剥离术是常用方式,术后需每年复查。若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可能需追加外科手术切除肠段。伴有便血、肠梗阻等症状的息肉无论大小均应切除,症状可能提示息肉出血或恶变倾向。
肠息肉患者术后应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规律运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按医嘱定期复查肠镜。若出现腹痛、黑便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日常注意观察排便习惯改变,记录异常症状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