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的常见用法有哪些
巴豆的常见用法主要有外用止痛、泻下通便、逐水消肿、蚀疮去腐、温通经络等。巴豆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干燥成熟果实,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误食中毒。
1、外用止痛
巴豆捣碎后与凡士林调匀外敷,可用于缓解风湿性关节炎或神经痛。其辛热之性可穿透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可能引起皮肤灼热感,单次外敷不超过30分钟。孕妇及皮肤破损者禁用。
2、泻下通便
经炮制后的巴豆霜可治疗寒积便秘,常与大黄、干姜配伍。巴豆油能强烈刺激肠黏膜使肠蠕动增强,可能导致剧烈腹泻。使用后需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严重脱水者禁用。
3、逐水消肿
巴豆配伍甘遂、芫花可治疗肝硬化腹水,通过利尿和导泻双重作用消除水肿。需密切监测电解质平衡,每日体重下降不宜超过1公斤,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4、蚀疮去腐
巴豆与石灰等分研末,可外敷治疗痈疽溃后腐肉不脱。其腐蚀性成分能溶解坏死组织,但会损伤正常皮肤,需精准涂抹于创面,周围健康皮肤需用凡士林保护。
5、温通经络
巴豆与麝香、肉桂制成膏药贴敷穴位,可改善冻疮或寒痹肢痛。贴敷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出现皮肤水疱应立即停用。阴虚火旺体质者忌用。
使用巴豆前后应禁食油腻辛辣食物,避免加重胃肠刺激。外用后需用温水彻底清洗接触部位,误入眼内需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贮藏时须置于儿童无法触及处,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出现心悸、呕吐等中毒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日常可配合艾灸足三里穴减轻巴豆的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