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感染症状是什么
肠道病毒感染症状主要有发热、咽痛、呕吐、腹泻、皮疹等。肠道病毒感染通常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引起,可通过粪-口途径或呼吸道传播,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发热
肠道病毒感染早期常出现低热或高热,体温可达38-40摄氏度,多伴有畏寒、乏力等全身症状。发热可能与病毒侵入血液引发炎症反应有关,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药物退热,同时配合物理降温。
2、咽痛
病毒侵袭咽部黏膜会导致充血水肿,表现为吞咽疼痛、咽部异物感,部分患者可见咽峡部疱疹。症状较轻时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缓解,若合并细菌感染需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
3、呕吐
病毒刺激胃肠黏膜或毒素作用于呕吐中枢时,可能出现反复呕吐,严重者可导致脱水。建议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呕吐剧烈时需禁食4-6小时,必要时静脉补液。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胃肠功能。
4、腹泻
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是典型表现,每日可达10余次,可能伴有腹痛腹胀。腹泻期间应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可食用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需警惕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眼窝凹陷,及时就医排查轮状病毒等混合感染。
5、皮疹
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可能引发手足口病,表现为手掌、足底及口腔黏膜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初期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疱疹破溃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等重症表现需立即住院治疗。
肠道病毒感染期间应做好隔离措施,患者餐具需煮沸消毒,排泄物用含氯消毒剂处理。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避免生冷食物刺激胃肠。恢复期可适量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嗜睡、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提示可能发展为脑膜炎或脑炎,须紧急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