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肾病的注意事项
儿童肾病需注意日常护理、饮食调整、药物管理、感染预防及定期复查等方面。儿童肾病可能由遗传因素、免疫异常、感染等原因引起,需在医生指导下综合干预。
1、日常护理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疲劳。每日监测体重变化,记录尿量及颜色,若出现眼睑或下肢水肿需及时就医。注意会阴清洁,选择棉质宽松衣物,防止皮肤摩擦损伤。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诱发上呼吸道感染。
2、饮食调整
需根据肾功能分期制定个性化方案。蛋白质摄入以优质蛋白为主,如鸡蛋、鱼肉,每日每公斤体重不超过1.5克。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水肿期需控制饮水量,以前一日尿量加500毫升为宜。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预防骨质疏松。
3、药物管理
严格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胶囊等,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服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期间需监测电解质。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注射液。中药需经专业中医师辨证开具,禁用含马兜铃酸成分药材。
4、感染预防
按时接种乙肝疫苗、肺炎疫苗等计划外免疫制剂。流感季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外出佩戴口罩。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需排查感染灶,及时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对肾功能影响较小的抗生素。保持居室通风,定期消毒玩具和餐具。
5、定期复查
初期每周检测尿常规,稳定后每月复查,重点观察尿蛋白和红细胞指标。每3-6个月评估肾功能,通过超声检查监测肾脏形态变化。青春期患者需加强随访,关注激素治疗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复查时携带完整用药记录和症状日记供医生参考。
家长需建立规范护理流程,与学校沟通避免剧烈体育活动。烹饪时使用蒸煮等低油方式,制作食物成分表控制钾磷摄入。鼓励孩子参与病情管理,通过绘本等方式消除恐惧心理。外出时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用药信息和紧急联系人。长期服药者每半年进行眼科检查和骨密度评估,防范并发症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