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心脏病的种类是什么
少儿心脏病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律失常、川崎病和风湿性心脏病等类型,需根据具体症状及时就医检查。
1、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期心脏发育异常导致的疾病,常见类型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可能出现喂养困难、呼吸急促、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轻度病例可能无需治疗,严重者需手术矫正。
2、心肌炎
心肌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乏力、心悸、胸痛等症状。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重症可能发生心力衰竭。诊断依靠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治疗以支持疗法为主。
3、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和早搏等类型。可能由电解质紊乱、心肌病变或遗传因素引起。轻度心律失常可能无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晕厥,需药物或起搏器治疗。
4、川崎病
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性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发热、皮疹、结膜充血和手足硬肿。及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预防冠状动脉病变。
5、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是链球菌感染后的并发症,主要损害心脏瓣膜。表现为关节痛、环形红斑等症状。预防关键在于及时治疗链球菌性咽炎,严重瓣膜病变需手术修复。
家长应关注儿童日常活动耐量、面色及呼吸状况,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对于确诊心脏病的患儿,需遵医嘱规范治疗,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营养摄入。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相关疫苗。出现气促、紫绀等异常表现时应立即就医。日常护理中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情绪激动,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