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炎有哪些不良表现
直肠炎的不良表现主要有排便异常、腹部不适、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全身症状等。直肠炎可能与感染、免疫异常、放射治疗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排便异常
直肠炎患者常出现腹泻或便秘,腹泻多为黏液便或水样便,每日可达数次至十余次。便秘者可能因直肠黏膜充血水肿导致排便困难,粪便呈羊粪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排便后肛门坠胀感明显。症状持续加重时需警惕溃疡性直肠炎或放射性直肠炎。
2、腹部不适
左下腹隐痛或绞痛是典型表现,排便前疼痛加剧,便后可暂时缓解。急性期可能出现持续钝痛伴肠鸣音亢进,慢性患者常见腹部胀满感。疼痛可能与肠管痉挛、黏膜溃疡或肠壁纤维化有关,严重者需排除肠穿孔等并发症。
3、里急后重
患者常有肛门坠胀感和排便不尽感,频繁产生便意但排便量少。直肠黏膜受炎症刺激导致排便反射敏感,严重时可能出现假性腹泻。该症状在溃疡性直肠炎和细菌性直肠炎中尤为突出,夜间也可能发作影响睡眠。
4、黏液脓血便
粪便表面附着黏液或血丝是黏膜损伤的直接表现,严重者可出现鲜红色血便或暗红色血块。溃疡性直肠炎常见脓血混杂,缺血性直肠炎多伴果酱样便。长期出血可能导致贫血,需通过肠镜鉴别直肠癌等疾病。
5、全身症状
急性感染性直肠炎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中毒症状,慢性患者常见体重下降、营养不良。儿童患者可能伴随生长发育迟缓,自身免疫性直肠炎可合并关节痛、皮疹等肠外表现。全身症状提示病情进展或存在系统性病变。
直肠炎患者应保持低渣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注意腹部保暖。急性期需卧床休息,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变化。建议遵医嘱使用美沙拉秦栓、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等药物,定期复查肠镜评估黏膜愈合情况。出现持续发热、大量便血或剧烈腹痛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