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脊柱疼痛怎么办
后背脊柱疼痛可通过热敷理疗、调整姿势、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后背脊柱疼痛通常由肌肉劳损、脊柱退行性变、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脊柱肿瘤等原因引起。
1、热敷理疗
肌肉劳损可能导致后背脊柱疼痛,通常表现为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可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对疼痛部位进行热敷,温度控制在40-45摄氏度,每次持续15-20分钟。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同时应避免提重物和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2、调整姿势
不良坐姿或站姿可能引起脊柱受力不均,导致后背疼痛。建议保持脊柱自然生理曲度,坐立时腰部应有支撑,避免驼背。每30分钟应起身活动,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睡眠时选择中等硬度床垫,枕头高度以保持颈椎自然曲度为宜。
3、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或脊柱退行性变可能导致后背脊柱疼痛,通常伴有身高变矮和晨僵。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盐酸氨基葡萄糖片等药物。布洛芬缓释胶囊能缓解炎症性疼痛,塞来昔布胶囊适用于骨关节炎,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可促进软骨修复。用药期间需监测胃肠道反应。
4、物理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可能引起后背脊柱疼痛,常伴随晨僵和活动受限。可进行超短波治疗、中频电疗等物理治疗。超短波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中频电疗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治疗频率一般为每周3次,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应配合适当的脊柱伸展运动。
5、手术治疗
脊柱肿瘤或严重椎间盘突出可能导致后背脊柱疼痛,常伴有下肢放射痛或感觉异常。可考虑椎间盘切除术、椎体成形术等手术方式。椎间盘切除术适用于压迫神经根的病例,椎体成形术可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术后需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逐步恢复脊柱功能。
后背脊柱疼痛患者应注意保持适度运动,如游泳、瑜伽等低冲击性运动有助于增强脊柱稳定性。饮食上应保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等。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或电脑,必要时可使用护腰器具。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下肢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