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网球肘好
网球肘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局部注射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网球肘通常由前臂伸肌肌腱反复牵拉损伤、运动姿势不当、职业性劳损、外伤、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引发疼痛的活动,使用护肘固定腕关节于轻度背伸位2-3周。日常避免提重物及拧毛巾等动作,电脑工作者应调整键盘高度至前臂自然下垂位置。可配合冰敷治疗,每次15分钟,每日3次,持续3天。
2、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次8分钟,10次为1疗程。冲击波治疗能刺激肌腱修复,每周1次,连续3-5次。居家可进行牵拉训练:伸直患臂,用健侧手缓慢下压患侧手掌,维持15秒,每日3组。
3、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缓解疼痛,或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局部涂抹。严重者可短期口服洛索洛芬钠片,合并睡眠障碍时可用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肌肉紧张。用药期间需监测胃肠反应。
4、局部注射治疗
对顽固性疼痛可采用超声引导下糖皮质激素注射,常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与利多卡因混合注射。注射后48小时内可能出现短暂疼痛加重,需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每年注射不超过3次。
5、手术治疗
经6个月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关节镜下伸肌总腱清创术,或开放性肌腱修复术。术后需石膏固定3周,逐步进行抓握力训练。术后3个月可恢复轻度运动,6个月后经评估可重返赛场。
康复期建议进行渐进式力量训练,初期使用0.5公斤哑铃做腕伸屈练习,逐步增加至2公斤。运动前充分热身,使用肌效贴保护肘关节。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每日摄入不少于100毫克维生素C和1.2克/公斤体重的蛋白质,有助于肌腱胶原合成。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可作为替代训练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