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膜置换后注意事项
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需注意抗凝治疗管理、感染预防、活动强度控制、定期复查及饮食调整。主动脉瓣膜置换术主要用于治疗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术后护理直接影响康复效果和长期预后。
1、抗凝治疗管理
机械瓣置换者需终身服用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生物瓣置换者通常短期抗凝。抗凝期间需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维持在2-3之间。避免与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联用,防止出血风险。出现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异常需及时就医。
2、感染预防
术后6个月内需重点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进行牙科操作、内镜检查前应预防性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或头孢呋辛酯片。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出现红肿渗液需用莫匹罗星软膏局部处理。发热超过38℃伴寒战可能提示感染,需检查血常规和血培养。
3、活动强度控制
术后4-6周内避免提重物超过5公斤,胸骨愈合期采用抱枕咳嗽法保护切口。3个月后可逐步恢复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禁止剧烈对抗性运动。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术前静息心率的30%,出现胸痛气促立即停止活动。
4、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评估瓣膜功能。之后每3-6个月复查凝血功能,每年复查心脏超声。机械瓣患者需关注瓣膜音变化,生物瓣患者10年后需评估瓣膜衰败情况。复查项目包括经食道超声、冠状动脉CT等。
5、饮食调整
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5克,避免腌制食品。增加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西兰花等蔬菜摄入需保持稳定,防止影响华法林药效。蛋白质选择鱼类、禽类等优质蛋白,限制动物内脏。戒烟限酒,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预防脱水。
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计划。保持每日定时服药,使用药盒分装避免漏服。记录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发现心律不齐或水肿及时就诊。外出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瓣膜类型和抗凝情况。康复期可参加心脏康复计划,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运动训练和心理疏导。术后1年内避免接种活疫苗,流感季节前接种灭活疫苗。保持乐观心态,定期与心脏专科医生沟通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