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怎么查
腰肌劳损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肌电图检查、排除性诊断等方式确诊。腰肌劳损通常由长期姿势不良、急性损伤未愈、肌肉过度疲劳等因素引起。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触诊检查腰部肌肉是否存在压痛点和肌肉紧张区域,观察脊柱活动度是否受限。常用检查包括直腿抬高试验、骨盆倾斜试验等,可评估肌肉拉伤程度。体格检查是诊断腰肌劳损的基础手段,能初步判断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排除骨折、椎间盘突出等骨骼病变。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情况,对慢性劳损的诊断价值较高。超声检查可动态观察肌肉运动状态,适合评估肌肉纤维微小撕裂。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排除感染性疾病,C反应蛋白和血沉检测有助于鉴别炎症性腰背痛。肌酸激酶检测能反映肌肉损伤程度,严重劳损时数值可能升高。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系统性疾病导致的腰痛。
4、肌电图检查
通过记录肌肉电活动,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源性损伤或肌肉病变。表面肌电图可评估肌肉疲劳程度,针极肌电图能检测深部肌肉异常。该检查对鉴别神经根受压引起的放射性疼痛具有重要价值。
5、排除性诊断
需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肾结石等疾病进行鉴别。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结合各项检查结果,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腰痛的器质性疾病后,方可确诊为腰肌劳损。
确诊腰肌劳损后,建议避免久坐久站,每1-2小时变换姿势并做腰部伸展运动。睡眠时选择中等硬度床垫,可在腰部垫小枕头保持生理曲度。急性期可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疼痛明显时需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恢复期可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腰背肌力量,但需注意运动强度循序渐进。日常应纠正不良姿势,搬运重物时保持腰部直立,避免单侧负重。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