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检查自己有没有妇科病
妇科病可通过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自我观察症状、病史询问等方式筛查。常见妇科病包括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1、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是诊断妇科疾病的基础手段,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观察外阴、阴道、宫颈情况,使用阴道窥器检查阴道壁和宫颈有无充血、糜烂或异常分泌物。双合诊可评估子宫位置、大小及附件区是否存在压痛或包块。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性生活、阴道冲洗或使用栓剂。
2、实验室检查
白带常规检查可检测阴道清洁度、病原微生物及线索细胞,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性阴道病或滴虫感染。宫颈TCT联合HPV筛查能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血HCG检测可排除妊娠相关疾病,性激素六项检查有助于评估卵巢功能。必要时需进行衣原体、淋球菌等特异性病原体检测。
3、影像学检查
经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子宫、卵巢的形态结构,诊断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器质性病变。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的诊断更具优势。MRI适用于评估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或恶性肿瘤的分期。乳腺钼靶摄影是乳腺癌筛查的常用方法。
4、自我观察症状
日常需关注白带性状改变如颜色发黄、带血丝或豆腐渣样,异常阴道出血如经间期出血或绝经后出血,外阴瘙痒灼痛,下腹坠胀疼痛,性交痛或排尿不适等症状。月经周期紊乱、经量突然增多或减少也可能提示内分泌异常。出现上述症状持续3天以上应就医。
5、病史询问
医生会详细询问月经史包括初潮年龄、周期规律性、经期天数,婚育史如流产次数、分娩方式,既往妇科手术史,家族肿瘤史等信息。性生活情况如性伴侣数量、避孕方式、有无保护性行为对疾病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也可能影响妇科健康。
建议女性每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经期避免妇科检查但异常出血需及时就诊。日常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单独手洗,避免频繁使用护垫。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免疫力,控制糖分摄入可减少阴道炎复发风险。出现外阴溃疡、持续腹痛或异常肿块等严重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切勿自行用药掩盖病情。40岁以上女性应增加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频率,有家族史者需提前开始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