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垂体瘤怎么检查
脑垂体瘤可通过垂体磁共振成像、激素水平检测、视力视野检查、头颅X线检查、病理活检等方式确诊。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检查方案。
1、垂体磁共振成像
垂体磁共振成像是诊断脑垂体瘤的首选方法,能清晰显示垂体大小、形态及肿瘤位置。增强扫描可区分微腺瘤与正常垂体组织,对手术方案制定有重要指导意义。该检查无电离辐射,但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需提前告知医生。
2、激素水平检测
脑垂体瘤常伴随激素分泌异常,需检测生长激素、催乳素等垂体相关激素。血液检查可发现激素水平升高或降低,帮助判断肿瘤类型。部分患者需进行动态激素激发或抑制试验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3、视力视野检查
肿瘤压迫视交叉会导致视野缺损,需通过自动视野计检查评估。典型表现为双颞侧偏盲,严重者可致视力下降。该检查对判断肿瘤是否侵犯鞍区周围结构具有重要价值。
4、头颅X线检查
头颅侧位片可观察蝶鞍形态改变,如鞍底骨质吸收、鞍背变薄等间接征象。虽然敏感性低于磁共振,但可作为基层医院的初步筛查手段。目前已逐渐被更先进的影像学技术替代。
5、病理活检
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是确诊金标准,可明确肿瘤性质与分类。免疫组化能鉴别激素分泌类型,指导后续治疗。对于无法手术者,可通过立体定向穿刺获取少量组织进行诊断。
确诊脑垂体瘤后应定期复查激素水平与影像学,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肿瘤出血。饮食注意低盐、高蛋白,控制体重减少代谢负担。出现头痛加重、视力骤降等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部分功能性垂体瘤患者需终身药物替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