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继发龋齿
继发龋齿是指已经修复过的牙齿在充填体或修复体边缘再次发生的龋坏,主要由细菌感染、修复体边缘微渗漏或口腔清洁不足等因素引起。
继发龋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细菌在修复体边缘的微小缝隙中滋生,分解食物残渣产酸,导致牙体组织脱矿。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间的密合度不足,可能造成微渗漏,为细菌入侵提供通道。口腔卫生维护不当,如刷牙不彻底或未使用牙线,会增加继发龋齿风险。原有龋坏组织未完全清除或修复体边缘设计不合理,也可能加速龋齿复发。部分患者唾液分泌减少或成分改变,降低了对牙齿的保护作用。
继发龋齿的临床表现包括修复体边缘变色、探诊时有粗糙感或软化的牙本质,冷热刺激敏感。严重时可出现修复体松动、脱落或牙髓炎症状。诊断需结合临床检查与X线片,观察修复体下方是否存在透射影。治疗需去除原有修复体及龋坏组织,根据缺损范围选择重新充填或冠修复。预防措施包括定期口腔检查、使用含氟牙膏及规范化的修复体边缘处理技术。
预防继发龋齿需保持每日两次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配合牙线或冲牙器清理邻面间隙;减少高糖饮食摄入频率,餐后及时漱口;每6-12个月进行专业洁治与涂氟;选择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牙体修复,确保修复体边缘精密贴合;糖尿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应加强血糖控制与口腔监测。出现修复体周围变色、敏感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避免龋损进展至牙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