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如何休息
肝病患者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休息方式,主要包括卧床静养、避免劳累、规律作息、适度活动、心理放松等方式。
1、卧床静养
急性肝炎或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需绝对卧床,减少肝脏代谢负担。卧床时保持半卧位可减轻门静脉压力,建议使用护肝枕垫高上身。每日卧床时间需达12小时以上,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导致压疮。
2、避免劳累
禁止提重物、剧烈运动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家务劳动应分段进行,单次持续时间不超过20分钟。工作中需避免熬夜加班,建议申请调岗至轻体力岗位。出现乏力、肝区疼痛时应立即停止活动。
3、规律作息
建立固定睡眠时间表,保证每晚7-8小时连续睡眠。午休控制在30分钟内,避免白天过度睡眠影响夜间休息。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可饮用温蜂蜜水助眠。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
4、适度活动
稳定期患者每日可进行30分钟低强度运动,如太极拳、散步等。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以下,以微微出汗为度。运动前后监测肝功能指标,出现异常立即停止。腹水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床上踝泵运动。
5、心理放松
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避免观看刺激性影视内容,可听轻音乐或进行园艺活动。加入病友互助小组分享康复经验,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家属应创造轻松的家庭氛围,避免给患者施加压力。
肝病患者休息期间需保持清淡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1.2克,优先选择鱼肉、蛋清等优质蛋白。限制钠盐摄入,腹水患者每日食盐不超过3克。可适量食用红枣、枸杞等药食同源食材,禁食油炸、腌制食品。定期复查肝功能、超声等检查,出现嗜睡、意识模糊等肝性脑病前兆需立即就医。夜间睡眠时可使用腹带减轻腹胀不适,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