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避孕方法有哪些要注意什么
常用的避孕方法主要有避孕套、短效避孕药、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避孕剂、避孕针等,使用时需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需求选择合适方式。
1、避孕套
避孕套属于物理屏障避孕法,能有效阻隔精液进入阴道,同时降低性传播疾病感染概率。使用前需检查包装完整性,避免指甲或尖锐物划破,射精后需立即捏住套体根部退出。对乳胶过敏者可选用聚氨酯材质产品,但避孕失败率略高于短效避孕药。
2、短效避孕药
短效避孕药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抑制排卵,需每日固定时间服用。服药初期可能出现恶心、乳房胀痛等反应,通常1-3个月可自行缓解。患有血栓病史、严重高血压或35岁以上吸烟女性禁用,建议用药前进行肝肾功能检查,漏服时需按说明书补服。
3、宫内节育器
宫内节育器分为含铜型和激素型,需由专业医生放置。放置后2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可能出现经量增多、腰酸等不适。未生育女性、子宫畸形或盆腔炎急性期患者不宜使用,需定期超声检查位置是否偏移,有效期通常5-10年。
4、皮下埋植避孕剂
皮下埋植剂将孕激素缓释棒植入上臂皮下,避孕效果可持续3-5年。术后24小时需保持伤口干燥,常见副作用包括月经紊乱、体重增加等。严重肝功能异常者禁用,植入期间若出现持续头痛或视力变化需立即就医。
5、避孕针
避孕针每1-3个月肌肉注射一次,主要成分为孕激素。用药后可能出现不规则出血,通常6个月内逐渐改善。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慎用,停药后生育功能恢复可能延迟6-12个月,需配合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
选择避孕方法前应咨询医生进行个性化评估,有心血管疾病史者需重点排查激素类避孕禁忌。使用屏障避孕法时建议配合杀精剂提升效果,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每年需复查妇科超声。紧急避孕药仅作为补救措施,1年内使用不宜超过3次。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使用激素避孕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和乳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