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骨折多久可以走路
脚后跟骨折后一般需要8-12周才能逐渐恢复行走能力,具体时间与骨折严重程度、康复训练及个体差异有关。
脚后跟骨折愈合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骨折后1-4周为炎症期,此时患肢需严格制动,通过石膏或支具固定避免移位,X线检查可见骨折线清晰。4-8周进入修复期,骨折端开始形成骨痂,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非负重关节活动训练,此阶段行走可能延缓愈合。8周后进入重塑期,骨痂逐步改造为正常骨结构,经影像学确认愈合良好后,可先从双拐辅助部分负重开始,逐步过渡到完全负重行走。康复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若出现延迟愈合则需延长制动时间。营养补充对愈合速度有重要影响,建议保证每日钙摄入量达到800毫克,蛋白质摄入量每公斤体重1.2-1.5克。
脚后跟骨折恢复期间应避免过早负重,行走训练需严格遵循医嘱循序渐进。日常可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钙质的牛奶、豆腐、深绿色蔬菜,以及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的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康复后期可进行踝泵运动、足底筋膜放松等训练,帮助恢复关节活动度。若行走时出现持续疼痛或肿胀加重,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