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熬夜引爆冠心病
长期熬夜可能增加冠心病发病风险。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主要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
长期熬夜会扰乱人体生物钟,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兴奋,促使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加重心脏负担。同时熬夜可能引起内分泌紊乱,促进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熬夜人群往往伴随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暴饮暴食等,这些因素都会协同增加冠心病风险。
冠心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胸闷、胸痛、气短等表现。典型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向左肩、左臂放射。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出现持续剧烈胸痛、大汗淋漓、濒死感等症状。长期熬夜者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诊断冠心病主要依靠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CT或造影等检查。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强调规律作息、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药物治疗常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预防冠心病应从改善生活方式入手,保证充足睡眠是关键措施之一。成年人每天应保持7-8小时睡眠,最好在23点前入睡。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同时应控制体重,限制高脂高盐饮食,定期进行适度运动。
对于已经确诊冠心病的患者,更应严格避免熬夜。熬夜可能诱发心绞痛发作或加重病情。患者应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复诊,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出现胸痛加重或持续不缓解时应立即就医,警惕急性心肌梗死发生。
预防冠心病需要综合管理,除保证充足睡眠外,还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减少动物脂肪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比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控制体重,体质指数保持在18.5-23.9之间。戒烟限酒,避免被动吸烟。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发现异常及时干预。保持乐观心态,学会减压,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已确诊冠心病患者应遵医嘱用药,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