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不是得了灰指甲
灰指甲通常表现为指甲变色、增厚、变形或脱落,可通过临床症状结合真菌检查确诊。主要判断依据有甲板浑浊变色、甲板增厚分离、甲面凹凸不平、甲屑真菌镜检阳性、甲组织病理学检查异常等。
1、甲板浑浊变色
灰指甲早期常见甲板失去光泽,呈现白色、黄色或褐色浑浊。真菌侵蚀甲板后会导致角蛋白变性,颜色改变多从指甲游离缘或侧缘向甲根发展。需与甲下淤血、银屑病甲等疾病鉴别。
2、甲板增厚分离
病甲因真菌代谢产物刺激导致角化过度,甲板可增厚2-3倍,质地松脆易碎。严重时甲板与甲床分离形成空隙,堆积角质碎屑。此症状需排除外伤性甲剥离或湿疹性甲病。
3、甲面凹凸不平
真菌破坏甲板结构会导致甲面出现横沟、纵嵴或点状凹陷,甲板粗糙如虫蚀状。这种变形多伴随甲板脆裂,需与扁平苔藓甲改变、老年性甲营养不良区分。
4、甲屑真菌镜检
刮取病甲碎屑进行氢氧化钾溶解处理后镜检,发现菌丝或孢子可确诊。该方法快速简便但存在假阴性,需结合临床表现判断。镜检阳性率可达50-70%。
5、甲组织病理检查
通过甲板活检进行PAS染色,能在甲板深层发现真菌菌丝,是诊断金标准。适用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或镜检阴性者,准确率超过90%,但属于有创检查。
怀疑灰指甲时应避免自行使用偏方,建议尽早就医进行规范诊疗。日常需保持手足干燥清洁,穿吸汗透气的鞋袜,不与他人共用指甲剪等物品。治疗期间定期消毒鞋袜,避免抓挠病甲导致自身接种传染。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加强血糖控制,以促进甲板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