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鸡眼和寻常疣的区别

58200次浏览

鸡眼和寻常疣是两种不同的皮肤病变,鸡眼是由于长期摩擦或压迫导致的角质层增厚,寻常疣则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

1、病因不同

鸡眼是由于皮肤长期受到机械性摩擦或压迫,导致局部角质层异常增厚形成的。常见于足部受力部位,如足底、趾间等。寻常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或黏膜引起的良性赘生物,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2、外观特征

鸡眼呈圆锥形角质栓,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中心可见透明角质核心,按压时有明显疼痛感。寻常疣表现为粗糙的丘疹或斑块,表面可见黑色点状出血点,边界不规则,一般无疼痛感,但可能伴有轻微瘙痒

3、发病部位

鸡眼好发于足部受力部位,特别是骨突处,如足底、趾间、小趾外侧等。寻常疣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常见于手指、手背、足底等,发生在足底的寻常疣称为跖疣。

4、治疗方法

鸡眼治疗以去除诱因为主,可选用鸡眼贴、水杨酸软膏等药物软化角质,严重者需手术切除。寻常疣治疗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外用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软膏等,顽固性疣体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5、预后情况

鸡眼在去除诱因后通常不会复发,预后良好。寻常疣治疗后可能复发,特别是免疫力低下者,需要加强预防措施,避免再次感染。

建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赤脚行走在公共场所,选择合适舒适的鞋袜,减少足部摩擦和压迫。若发现皮肤异常增生,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自行处理导致感染或延误治疗。对于寻常疣患者,应注意个人物品单独使用,防止传染他人。

相关推荐

鸡眼怎么治疗
鸡眼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鸡眼通常由长期摩擦或压迫、足部畸形、穿鞋不当、行走姿势异常、皮肤角质层增厚等原因引起。1、药物治疗鸡眼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水杨酸软膏、尿素软膏、维A酸乳膏等外用药物。水杨酸软...
脚底长鸡眼怎么治
脚底长鸡眼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鸡眼通常由长期摩擦或压迫引起,表现为局部皮肤增厚和疼痛。1、药物治疗鸡眼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水杨酸软膏、尿素软膏、鸡眼膏等药物。水杨酸软膏能够软化角质层,帮助去除增厚的...
鸡眼治疗方法有哪些
鸡眼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鸡眼通常由长期摩擦或压迫、足部畸形、穿鞋不当、皮肤干燥、足部受力不均等原因引起。
鸡眼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鸡眼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鸡眼通常由长期摩擦或压迫、足部畸形、穿鞋不当、行走姿势异常、皮肤角质层增厚等原因引起。
脚上鸡眼怎么治疗好
脚上鸡眼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鸡眼通常由长期摩擦或压迫引起,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增厚、疼痛等症状。
02:09
鸡眼和寻常疣的区别
鸡眼是足部皮肤限局性圆锥状角质增生性损害,由于患者的鞋与脚不合适,或长久站立或行走的人长期的摩擦和压迫所致,穿用比较硬的鞋可促进病变形成和发展。寻常疣由足部皮肤破损局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鸡眼的皮肤损害为针头到黄豆、蚕豆大小,淡黄色或深黄色,限局性角质增生多为圆形,表面光滑或半透明,境界清楚,不高出或稍高出皮面。皮肤损害以足跖的中部和足跖侧缘多见。寻常疣的皮损自小米粒至黄豆大小,表面角化粗糙不平,呈灰褐色、灰黄色,境界清楚。皮肤损害可以多发于手足跖、足趾间、足根部。
02:06
脚底长了像鸡眼一样的东西是什么
脚底长了像鸡眼一样的东西,临床上需要考虑的是跖疣或胼胝。鸡眼是足部皮肤限局性圆锥状角质增生性损害,长久站立或行走的人比较容易发生,摩擦和压迫是重要的诱因,穿用比较硬的鞋可以促进鸡眼的形成。鸡眼的皮肤损害为针头到黄豆大小淡黄色,或深黄色限局性的角质增生,一般为圆形、光滑或半透明、境界清楚、不高出或稍高出皮面。跖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发生在足底的寻常疣,足部皮肤的外伤摩擦和受压为其发病诱因,皮肤损害至小米粒至黄豆大小,表面角化粗糙不平呈灰褐色、灰黄色或乌灰色,境界清楚。
鸡眼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鸡眼的早期症状会导致局部有淡黄色的角质,用手摸起来特别的光滑,可能还会高于皮肤表面,没有明显疼痛感,但是不及时治疗,随着时间的增长,鸡眼就会慢慢长大。鸡眼又被称为肉刺是比较常见的皮肤病,很可能是长时间穿比较紧的鞋子或者是足部原来就有畸形等原因所引起,可能就会导致皮肤长时间受到刺激。主要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鸡眼膏来进行涂抹,也能帮助鸡眼的愈合。鸡眼在治疗期间要做好个人护理卫生工作,避免长时间局部受到压力以及摩擦,要穿纯棉透气性好鞋子和袜子,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要使用热水洗脚,不要长时间久站,也不要长时间行走,以免导致脚底受到摩擦,很可能就会加重疼痛感。
语音时长 01:09

2021-01-21

87920次收听

治疗鸡眼的药有哪些
鸡眼大多是由于局部长期的受到压力或者摩擦导致的,足底比较的多见,趾缝也可以发生。大多数为圆锥状的角质性的增生,外周有黄色的环,呈鸡眼状。一般治疗鸡眼,没有固定的药物,也没有能够绝对去除的药物。外用的药膏有鸡眼膏,50%水杨酸软膏或者10%硝酸银溶液,可以进行贴敷治疗,直到鸡眼脱落,这种治疗可能会持续数月或者更长的时间。由于治疗鸡眼的药物一般都具有腐蚀性,所以一定要保护好鸡眼周围的皮肤,每次用药之前需要疱脚半小时,温水疱脚,可以软化鸡眼处皮肤,增加药物效果。治疗鸡眼也可以同时使用液氮冷冻或者激光治疗,也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将鸡眼挖出,但是鸡眼的治疗一般不能保证一定不再复发。鸡眼治疗期间,无论是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还是激光治疗,都要避免沾水,沾水会使局部的皮肤感染。一旦确诊后,正规医院治疗就可以了。
语音时长 01:22

2019-12-25

53132次收听

鸡眼和胼胝的区别是什么
鸡眼和胼胝的区别是:胼胝是老茧,不会疼痛,属于摩擦而导致的扁平角质层增生,多发于中老年和经常穿细高跟鞋的女性;鸡眼则多发生在男性的双脚,属于肉刺,会产生疼痛,摩擦也压迫是病因。鸡眼可能会发生在手上,胼胝只会发生在脚上。胼胝又称为老茧,是皮肤长期受压迫和摩擦而引起的手、足部皮肤局部扁平角质增生,为机体的保护性反应,一般无明显不适。通常对身体健康和工作无影响,解除原因后可消退。胼胝多发于中老年人,其次多见于爱穿着纤细高跟鞋的青年女性,再者是部分特珠职业人群。如护士因为经常走动,也可能会出现足底老茧。其表现为足底前跖突出的皮肤局限性增厚,呈蜡黄色、质地硬。鸡眼俗称“肉刺”,是由于局部皮肤长期受到挤压摩擦而造成的增生的角质层。外形好像一个圆锥体嵌入皮内,局部一旦受压就会引起明显的疼痛。长久站立和行走的人较容易发生,摩擦和压迫是主要的原因。软鸡眼生长在脚趾之间,硬鸡眼长在脚趾的顶端。由于穿鞋不合适导致的鸡眼,在穿合适大小的鞋子后,会逐渐消失。好发于男青年的双足,偶见于手部,以足跖前中部、小趾外侧、趾背及足跟等突出或易受摩擦部位多见。
语音时长 01:39

2019-12-25

55523次收听

鸡眼形成的原因
鸡眼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皮肤病,它的发病原因非常的简单,主要的就是由于长期站立或者是行走,从而形成长期的局部受压和摩擦而导致的一种局部圆锥形的角质增生。摩擦和压迫是主要的诱发因素,穿比较紧的鞋子或者是畸形的骨头,可以使局部受压或者摩擦部位的角质层异常的增厚并且向内推进,从而形成顶端向内的圆锥形角质物。由于顶端向内,所以有时候受压之后会有自觉的疼痛的感觉。相应的它的治疗首先,要注意穿宽松的鞋子,避免长期的摩擦和压迫;其次,如果是脚部畸形,也需要及时的纠正;第三,也可以采取一些像冷冻、激光,或者是外用药的办法来进行去除,多数治疗效果都是非常肯定的。
语音时长 01:03

2019-12-19

52088次收听

02:26
怎样治鸡眼
鸡眼一旦形成了就很难以去掉,所以有时候难以自行处理,如果鸡眼膏难以祛除鸡眼的话,最好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鸡眼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冷冻治疗。但是要知道鸡眼不是冷冻一次两次就能彻底消失的,需要定期冷冻,一般每半个月做一次,大概通过做三到四次以后,鸡眼会越来越小,再坚持做一两次后,鸡眼才会彻底消失。除了冷冻治疗外,还可每天再用百分之零点一浓度的维a酸乳膏来进行点涂,或者使用咪喹莫特来抑制角质增生,这样的治疗效果比单独用冷冻方法效果会更好,这属于种综合治疗。除了做好治疗外,还要注意一定要穿宽松舒适的鞋袜,减少脚部的摩擦,可以有效预防鸡眼的复发。
02:21
为什么会长鸡眼
鸡眼的发生,与常年的走路、摩擦,还有剧烈活动等有关,多发人群一般是站立工作者,如老师,还有在工地上工作的工人。除此之外,鸡眼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家族中有长鸡眼的人,那么其发病率要比一般人要高。一旦得了鸡眼,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正规的治疗,因为长鸡眼后会出现疼痛,并且会越来越大,鸡眼也会越来越深,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是冷冻疗法,一般常用的是冷冻治疗,还可每天再用百分之零点一浓度的维a酸乳膏来进行点涂,或者使用咪喹莫特来抑制角质增生,使鸡眼快速消失。另外还要注意穿宽松舒适的鞋子,减少脚部的摩擦,可以有效的预防鸡眼复发。
02:25
鸡眼是什么
鸡眼是由于足部的局部皮肤长期受到挤压、摩擦导致的角质增生,呈圆锥形,锥尖朝向肉内,引起走路或运动时疼痛。常出现在足部小拇指的外侧,或第四和第五脚趾相互摩擦处。预防鸡眼我们就要避免生活中出现鸡眼的诱因,如穿尖头的皮鞋,过紧或过小的鞋子,也避免长期站立或行走,另外还有一些人群易出现鸡眼,如扁平足者,因为其走路时承重点较为集中,会在承重点部位出现鸡眼。出现鸡眼后,可以采用鸡眼膏进行治疗,如果鸡眼的症状较重,则可以采用冷冻治疗,或者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注意要穿宽松舒适的鞋子,可以预防鸡眼加重或反复发作。
鸡眼传染吗
鸡眼是足部皮肤长期的慢性反复性磨擦或者挤压引起的。圆锥状角质层增生。它的病因是机械性的摩擦或者受压,不是传染性疾病,它不会传染给其他人。临床上鸡眼容易与跖疣相混淆,跖疣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病原体是人乳状瘤病毒,两者在临床上表现有一定的差别。鸡眼表现为圆形的透明角质环,而自由的皮损的中间有小的凹陷,表面可能因为增生的毛细血管破裂而有黑色的点,即使是跖疣也不是传染病,只是通过摩擦而接种到其他部位。
语音时长 01:10

2019-07-15

61632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