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牙齿矫正有什么危害

62517次浏览

牙齿矫正可能出现牙根吸收、牙龈萎缩、牙齿松动、颞下颌关节紊乱、口腔溃疡等危害,但多数情况可通过规范操作和护理避免。矫正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牙根吸收是牙齿移动时牙骨质被破骨细胞分解的生理现象,轻度吸收通常不影响牙齿功能。但矫正力过大或治疗时间过长可能加重吸收,表现为牙根变短。正畸医生会通过控制矫治力度和周期降低风险,治疗中需配合拍摄X线片监测牙根状态。牙龈萎缩多因矫治器长期刺激或口腔清洁不足导致,表现为牙龈边缘退缩、牙根暴露。使用软毛牙刷、冲牙器清洁托槽周围,定期进行专业洁牙可有效预防。牙齿松动属于矫正期正常生理现象,牙周膜在受力后发生重建导致轻微动度,一般矫治结束后会逐渐稳固。但原有严重牙周炎患者可能出现病理性松动,需先控制炎症再矫正。

颞下颌关节紊乱与咬合关系改变有关,可能出现关节弹响、疼痛或张口受限。分阶段调整咬合接触可减少发生概率,严重者需配合咬合板治疗。口腔溃疡多因矫治器摩擦黏膜引起,使用正畸保护蜡覆盖尖锐部位,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可促进愈合。特殊情况下可能出现牙髓活力异常,表现为牙齿敏感或变色,需及时进行根管治疗。骨开窗或骨开裂属于罕见并发症,与牙槽骨解剖结构异常相关,需通过三维影像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方案。

选择经验丰富的正畸医师能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治疗前需完善口腔检查并评估全身健康状况。矫正期间应保持每日三次有效刷牙,使用牙缝刷清理托槽间隙,避免啃咬硬物防止托槽脱落。每餐后及时漱口,定期使用含氟漱口水预防龋齿。出现持续疼痛、托槽松动或牙龈肿胀需立即复诊,不可自行调整矫治器。矫治结束后需严格佩戴保持器,防止牙齿移位复发。饮食上多补充钙质和维生素C,促进牙周组织修复,避免黏性食物损坏矫治装置。

相关推荐

口呼吸面容如何矫正
口呼吸面容可通过口腔矫治器佩戴、肌肉功能训练、正畸治疗、手术干预及生活习惯调整等方式矫正。口呼吸面容多因长期口呼吸导致颌骨发育异常,表现为牙弓狭窄、下颌后缩、唇肌松弛等特征。
门牙大怎么矫正
门牙大可通过牙齿矫正、瓷贴面修复、牙齿美容修复、牙齿矫正手术、牙齿矫正器等方式改善。门牙大可能与遗传因素、牙齿发育异常、牙齿排列不齐、牙齿咬合异常、牙齿外伤等因素有关。
尖牙怎么矫正
尖牙矫正主要通过正畸治疗实现,常见方式有固定矫治器、隐形矫治器、功能矫治器等。尖牙错位可能与遗传因素、乳牙早失、口腔不良习惯等因素有关,建议由正畸医生评估后选择个性化方案。
矫正牙齿的危害
矫正牙齿可能出现牙根吸收、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等危害,但多数情况下可通过规范操作和科学护理避免。牙齿矫正的危害主要与个体差异、矫正方式选择、口腔卫生维护等因素有关。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中较常见的生理性反应,轻微吸收通常不影响...
03:16
牙套掉了要立即去粘好吗
在正畸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牙套脱落,需及时的到医院的口腔科就诊,将脱落的牙套交给主治医生,让医生把牙套重新粘接到牙齿表面。如果牙齿掉了放任不管,长时间的不携带牙套,进食的时候,食物残渣会嵌塞在畸牙的牙冠上,滋生细菌也容易引起继发的龋坏,长时间不戴牙套,没有很好的保护牙龈,在咀嚼食物的时候,畸牙的牙冠也会受到破坏。因此,如果出现牙齿矫正器,脱落的情况,应该尽快的跟治疗医生联系,把矫正器重新粘接到牙齿上。
03:11
孩子几岁进行牙齿矫正比较合适
孩子几岁进行牙齿矫正,首先要看牙齿错颌的类型、程度,不同类型的错颌畸形要在不同的年龄开始矫正。严重的错颌畸形要早期进行干预,在乳牙列期就需要戴一些活动矫正器,改变不良的口腔习惯,避免牙齿错颌进一步的加重和发展。通常意义上的错颌畸形,就单纯的排列不齐,一般是建议在十二三岁,乳牙完全脱落、恒牙完全萌出、恒牙列建牙合阶段进行牙齿的矫正。一些埋伏牙或阻生牙的错颌畸形,在牙根发育的过程中,可以早期进行一些诱导发育,这样有助于避免阻生牙长期存在。
牙列稀疏发病原因有哪些
导致患者牙列稀疏的发病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第一,患者有部分牙齿缺失或者是牙齿无法正常萌出,还有可能是由于牙齿多生而导致正常牙齿出现了一味的现象。第二,牙齿发育的异常,比如说患者的牙齿过小,这样就导致牙齿看起来比较稀疏。第三,患者的一些自身不良习惯也会导致牙列稀疏,牙齿缝隙变大,比如在牙齿发育时期,经常的吐舌咬唇等,或者是经常使用牙签剔牙。第四,若患者的颌骨发育的比较宽大,也会显得牙齿比较稀疏。所有如果患者出现了牙列稀疏的现象,应该首先到口腔科就诊,在医生的帮助下寻找病因。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11

68524次收听

牙齿外凸怎么整形
牙齿外凸可以通过戴牙套的方式矫正形态,具体操作细节需要到正规的口腔科根据外凸情况来决定。如果牙齿外凸伴有深覆颌、深覆盖的情况,可以使用牙齿向后牵引的方法,然后加颌垫导板往回收和压低前牙的方法,若患者牙间隙不够大,可能还需要拔掉几颗牙齿来给其他牙齿腾出空间,这种矫正办法,对人的嘴唇形态和嘴巴闭合情况有很大的改善,只要坚持下来,就仿佛换了个人的感觉,整形效果也最好,但是病人在矫正期间会很痛苦,很长时间只能以流食为主,而且咀嚼东西很费力,非常影响食欲。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11

88456次收听

牙齿矫正有哪些原则
牙齿矫正简单来说就是调整上下颌骨之间、上下牙齿之间、牙齿和颌骨之间的不正常的关系,最终矫治的目的是达到口颌系统的平衡、稳定和美观。要做好牙齿矫正就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原则。第一,要做好相关检查,对于牙性、骨性、功能性、错和要做好区分,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第二,要把握好矫正的时机,在适宜的时机做相应的治疗。第三,矫治过程中要协调好面部形态,骨骼与肌肉的稳定性,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以达到最终的稳定。
语音时长 01:03

2021-01-15

96094次收听

牙齿矫正是什么原理
牙齿矫正是采用物理上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牙齿矫正主要通过矫正器矫正,牙齿矫正是先把托槽放在牙齿上,将力作用在牙齿上,使牙齿慢慢朝着整齐排列的曲线移动,同时人体的上颌骨和下颌骨是人体中唯一能够终生改建的骨头,通过推拉可以使其正常移动。牙齿矫正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正畸治疗来矫正牙齿的拥挤和弯曲,但不同年龄有不同方法正畸,治疗主要是使用牙套来矫正牙齿问题,使用托槽是最常见正畸的办法,这种牙套是固定的,无法自行操作。对准器的矫正主要是固定牙套的代替品,可以自行拆卸,这种治疗不会携带食物残渣和牙菌斑,主要是针对牙齿有轻微间距的成人,不适合于儿童和青少年治疗。可拆卸的仪器一般是用于治愈儿童畸形,这种仪器最适合八到十岁的儿童来治疗,可拆卸的仪器是针对上颌没有相应的宽度,经常使用鄂扩张器的患者。
语音时长 02:08

2019-12-20

60525次收听

02:39
隐形牙齿矫正要注意什么
患者隐形牙齿矫正应注意:口腔的卫生,清洁矫正器,注意饮食,及时的复诊。要保持口腔的卫生,每天早晚及三顿饭后,要刷牙,每次不少于三分钟。清洁矫治器,每天早上睡前,必须清洁牙齿的矫正器,彻底地清洁牙齿后再戴上。日常饮食要避免,咀嚼较硬的食物,尽量不喝含糖量高的饮料。应该及时的复诊,隐形矫正疗程比较长,在此期间,患者必须很好地与医生配合,有问题及时跟医生沟通,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同时患者应该定期对矫治器进行清洁保健,防止出现龋坏或者牙周出现炎症。患者定期维护,对正畸的效果,牙周、牙龈的保护,是非常关键的。
02:43
牙床可以矫正吗
牙床突出是指牙槽骨出现突出的现象,多是由于口腔局部的因素,比如长期张口呼吸,以及咬合咀嚼造成的局部牙槽骨增生导致的。同时,遗传因素也可能会诱发。如果是个别部位出现的牙槽骨突出,可以通过局部手术治疗,将部分牙槽骨突进行磨除。一般可以通过上颌骨的正畸手术治疗,去除突出的牙槽骨,然后修复缺损部位,从而改善牙槽骨突出的现象。正颌手术需要到正规的口腔颌面外科医院进行,手术前要对上颌骨的形态结构进行详细的检测、检查、分析,确定手术方案,进行合理的手术切除。同时可以通过正畸矫正的方法,对上颌骨牙齿进行重新排列,去除局部的咬合刺激因素,牙槽骨突出的问题也会得到部分缓解。
牙齿矫正对身体的影响有哪些
正常的牙齿矫正肯定会有一些伤害,这些危害呢也不算很大。肯定比不了,你要美观的牙齿要好。想要美,肯定要付出一些代价的。当然危害是有一点的,比方说牙齿会变得松动,因为在矫正的情况下呢,对牙龈的压力一直存在,所以说时间长的话,会有一些变得松动,但是呢,只要牙齿矫正正常之后不再移动。
正颌手术的风险
正颌是一个外科手术,在一些有骨性发育畸形的患者适用这种手术。这种手术存在着术中和术后的两种风险:术中的风险一般来说跟普通的手术一样,主要是因为创伤造成,创伤可以造成软组织和骨组织的损伤,包括神经、血管的损伤和一些特殊的重要解剖结构的损伤,在术后的风险主要是出血、水肿、血肿、神经的麻痹;另外把骨块切割分开,重新排列组合之后,需要用钛板进行固定,钛板是一种机械装置,它也存在着断裂、松动的可能;还有一种风险是把骨块进行固定之后,骨块可以受到组织肌肉这种拉力,在拉力的作用下有可能出现骨块的移动,不管出现了哪一种情况都建议及时跟正颌医生取得联系、进行复诊,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医疗干预。
语音时长 01:37

2018-09-29

53154次收听

01:50
牙齿正畸牵引器
正畸牵引器对牙齿移动提供牵引作用,利用口外装置对上颌骨施加矫形力,向前牵引上颌骨并促进上颌骨发育。正畸牙齿移动的生物学原理是牙齿牙根周围牙周膜受压,产生破骨细胞,导致骨吸收。受牵拉侧牙周膜会形成成骨细胞,有利于牙槽骨新生。正畸使用的主要两种力量是推力和牵拉力,通过控制力量大小和方向,保证牙齿向正确方向和位置移动。正畸牵引器作用为提供正畸牵引力的机械装置,近年很多学者对正畸矫正牵引器进行改良变异,使其功能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