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区别
牙菌斑是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细菌性生物膜,牙结石是牙菌斑钙化形成的硬质沉积物,两者在形成过程、质地和危害程度上有明显区别。
1、形成过程
牙菌斑由食物残渣与口腔细菌混合形成,通常在进食后4-12小时内开始堆积,质地柔软呈胶状。牙结石则是牙菌斑未被及时清除时,唾液中的矿物质逐渐沉积使其钙化变硬,这一过程通常需要10-20天。未彻底清洁的牙菌斑约80%会在2周内转化为牙结石。
2、外观质地
牙菌斑呈透明或乳白色薄膜,肉眼不易直接观察,用菌斑染色剂可显色。牙结石表现为黄褐色或黑褐色硬块,多堆积在牙龈缘或牙缝处,质地坚硬难以用普通牙刷清除。下前牙舌侧和上颌磨牙颊侧是牙结石好发部位。
3、危害程度
牙菌斑中的细菌代谢产物会持续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炎表现为红肿出血。牙结石表面粗糙更易吸附新菌斑,长期存在会压迫牙龈造成牙周袋形成,引发牙槽骨吸收。牙结石需要通过超声波洁治或手工刮治才能彻底清除。
4、检测方法
牙菌斑可用菌斑显示剂染色观察,呈红色或蓝色区域。牙结石通过探针检查可感知明显粗糙感,X线片可见牙颈部高密度影像。牙医常用CPI探针测量牙结石的沉积深度和范围。
5、预防措施
预防牙菌斑需坚持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使用含氟牙膏可抑制细菌繁殖。预防牙结石要定期口腔检查,每6-12个月进行专业洁治。饭后漱口和使用冲牙器能减少菌斑堆积,控制牙结石形成速度。
建议每日早晚采用巴氏刷牙法刷牙3分钟以上,重点清洁牙龈沟和牙缝。每餐后使用牙线清理邻接面,配合含氯己定漱口水抑制菌斑再生。吸烟人群更易形成牙结石,应每3-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孕妇激素变化会加速牙结石沉积,需加强孕期口腔护理。儿童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就应开始培养刷牙习惯,预防早期儿童龋和牙龈炎。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