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药有没有副作用

发布时间:2018-10-2458180次浏览

现如今很多人都意识到了养生保健的重要性,而中医的很多方式都能起到养生的作用,中药相较于西药而言,虽然疗效没有那么快,但是能够治疗疾病之根本,深受大家的青睐,那么,中药有没有副作用呢?

中药.jpg

中药的副作用
  1、常见的中草药副作用会小一些,对身体器官很少造成大伤害单一一味药,副作用小,比如广东人喜欢用一些滋补中草药炖汤,黄芪、党参、山药、枸杞、红枣、沙参、首乌等。单一或者味数越少,副作用越小,每增加一种药,副作用也是增加的。
  现在研究出来,何首乌对肝脏有损伤作用。另外,中草药也有很多原本就带有毒性的,比如川乌、草乌、马钱子、马兜铃、蝎子、蟾酥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肝、肾损害或者毒性。莪术、红花、桃仁等一些具有活血化瘀破瘀的药,孕妇服用会导致流产。
  2、药物之间配伍或者煎煮不当,会产生副作用和毒性。比如,甘草和甘遂不能搭配服用,会产生致命毒性物质。朱砂不能高温受热,也就是不能直接和其他药物一起煎,需要等待药汤凉至40度以下,才能倒入药汤中拌匀服用。
  所以说,中草药也是有副作用的,有些副作用也不亚于西药,能不吃药就尽量不要吃,凡是药味数增加越多,副作用越大,西药亦是如此。

相关推荐

虚寒体质的特征有哪些?
虚寒体质的特征有体胖、畏寒、喜食热饮、腰膝酸冷、易感冒等。虚寒体质的人在体型上多偏胖,平时体质较弱,可见手足冰凉,面色、唇色较白没有光华,脉象上多偏于迟缓。虚寒体质多畏寒喜热,体温较低,平时喜静懒动、精神较差、反应不快、性格偏内向居多。这类患者患上水肿、痰饮和冻疮的几率会更高。若肾虚寒偏重可见夜尿频多、腰冷酸冷、精神不振、性欲冷淡等;若脾胃虚弱偏多可见腹痛隐隐、喜温喜按、腹泻、疲倦乏力等;若肺部虚寒,容易出现久咳不止、易感冒、爱出虚汗,还可能会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顽固性疾病;若心阳不足还可能会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
语音时长 01:20

2022-08-18

15569次收听

脾虚的患者应该吃什么水果
脾虚患者可以吃一些健脾水果,例如橙子,有健脾、和胃、止呕、宽胸的功效。柠檬有祛暑、止渴、和胃生津的功效,能够解暑热、除烦渴、增进食欲、止呕恶、下气、和胃。苹果有健脾、益胃、生津止渴之功。木瓜有健脾胃、助消化之功。山楂有健胃消食、活血化瘀之功。草莓有润肺、健脾胃、补血、益气功效,对于老人,孩子和体虚者而言,是滋补的佳品。葡萄有益气、补血、生津、止渴、健脾胃、利尿的功效。橙子有健脾和胃、止呕、宽胸之功。桂圆,温性水果,具有养血、益脾、补心、安神、补虚、长智的功效。无花果有健脾开胃、清热润肠之功。脾虚是中医里非常常见的病症之一,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会引起脾虚。此外,饮食不节,不规律也一样可以引起脾虚。脾虚发生后常会引起腹胀、中气下陷、贫血等各种症状。脾虚的患者大都表现为面色萎黄无华,感觉疲倦乏力,部分人群有形体消瘦、厌食、偏食的情况,还会有消化不良,大便中经常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大便不成形等症状。水果虽然适合脾虚患者食用,但要注意不可过量,因为水果大多性寒凉,过度食用反而会造成脾胃的虚寒。另外,水果的含糖量也比较高,对于高血糖患者,或是糖尿病患者来说,更要减少水果的摄入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语音时长 02:43

2021-11-05

93015次收听

女性去血瘀最快的方法
女性去除气滞血瘀可缓解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问题,女性去淤的最快方法是根据自身情况,服用行气、活血药并配合食疗和运动,以疏通气血。
红枣吃多了会上火吗
红枣属于偏温性食物,食用过量会生成内热,导致上火,引起口唇疱疹、舌头起泡、鼻血等上火症状,一般每次摄入量为5~7颗左右。
01:48
脉象滑是要来例假了吗
脉象滑不是要来例假。脉象滑代表寒痰湿水饮,青壮年和带下,一种是痰湿比较重,水饮比较重,体内湿气比较重,青壮年身体比较强壮,也出现滑脉,怀孕了可以出现滑脉,所以月经期是不会出现滑脉的。月经期会肾虚,心肝肾,肺脾命门,肾和命门部分,脉会比较沉弱,因为在女性生理期身体机能处于肾火不足,肾阳不足的状态,身体机能极度低下,脉也比较偏弱,肾虚的脉更加弱,所以不可能出现滑脉。所以滑脉只可能出现在那些身体强壮者,痰湿比较重的比较胖的患者或者怀孕的女性的身上,所以月经期只会出现比较虚弱的脉。
02:50
为什么总是困想睡觉
为什么总是觉得白天特别困,老是容易嗜睡,原因非常多。第一个是睡眠,比如熬夜,或者睡眠质量不好,睡眠时间不够,打呼噜,睡眠呼吸暂停,时间睡够了,但是质量下降,导致大脑缺氧也会出现困乏;第二个原因是疾病,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人体的代谢率下降,大脑获得的养分不足,也会出现困倦;还有一些疾病像低钠血症、脑血管病、动脉硬化,因为脑子得不到充分的供养也会出现困倦。对于不同原因导致的困倦,排除睡眠导致的困倦,及时的到医院查找背后可能存在的躯体疾病。
三岁小孩脾虚如何调理
三岁的孩子出现了脾虚这种不良症状,首先家长需要从孩子的饮食习惯方面给予调整,让孩子少食多餐,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红枣小米粥。在药物调理方面,建议使用具有健脾益胃和化湿消滞作用的丁桂薏芽健脾凝胶、寸草复方丁香开胃贴、天士力藿香正气滴丸。
免疫力低下的症状
免疫力低下实际上是我们老百姓常说的话,它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容易生病,由于各种原因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正常的发挥它原本的作用,使我们原本的功能开始下降,甚至不能抵抗病毒细菌,或者是人体处理损伤衰老变性死亡的这个自身细胞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的能力下降。这样非常容易招致细菌、病毒、真菌等等,这个外来侵袭物的感染,导致我们这个患病的几率大大的增加,尤其是增加了患呼吸道和胃肠道疾病的几率,而且免疫力低下以后,由于我们的身体的恢复功能下降了。所以,导致我们恢复更慢,恢复的时间变得更长。而且很容易进行复发,那么免疫力低下的人,还容易出现劳累精神。不像以前一样充沛,就像我们中医所说的乏力,神疲,这样的这些症状,甚至出现体质虚弱。影响营养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有一些病人还会出现睡眠的障碍,影响我们的整个神经系统。如果儿童长此以往,会导致身体和智力发育不良,成年人则容易诱发重大的疾病。
语音时长 01:40

2019-11-13

62004次收听

02:16
免疫力低下的表现
免疫力低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容易生病,由于各种原因使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正常发挥原本的作用,使原本的功能开始下降,甚至不能抵抗病毒细菌,非常容易招致细菌、病毒、真菌等等,外来侵袭物的感染,导致我们这个患病的几率大大增加,尤其是增加了患呼吸道和胃肠道疾病的几率。那么免疫力低下的人,还容易出现劳累精神。甚至出现体质虚弱,影响营养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有一些病人还可以会出现这个睡眠的障碍,影响我们整个神经系统。那么,如果儿童长此以往,会导致身体和智力发育不良,成年人则容易诱发重大的疾病。
湿气怎么治疗
中医讲,脾是生湿的源头,各种因素伤害了脾的运行,那么湿气堆积在身体里边,运不出去就变成了湿邪。影响脾的因素有吃的太薄,或者吃饱了坐着不动,吃的太油腻,吃凉的太多。平常缺乏运动,这些都是生湿的一些不良的方式,怎么要治疗这种湿气,首先要改变不良的方式,要多运动,别吃凉东西,饮食上要清淡,不能吃得太饱,通过中药针灸按摩的方法来祛除湿气。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薏米,红小豆。当然薏米跟红小豆它性味都是偏凉的,适合于湿热的病人。有些人他是这种属于寒湿的,用薏米的时候要用炒的薏米,红小豆就不是特别适合。
语音时长 01:33

2019-07-03

55169次收听

01:52
睡觉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睡觉流口水包括疾病因素、睡眠姿势不对、患者睡前兴奋等因素造成。一、疾病因素:最常见是口腔疾病,如口腔的畸形或者牙龈炎;其次是胃部的疾病,胃部疾病如饮食不合、饮食伤胃,反胃会引起流口水;除此之外,老年人若出现突然睡觉流口水,同时还出现面肌痉挛时,要考虑脑血管疾病。二、睡眠姿势不对是临床中最多见的。三、患者比较兴奋,如在睡前过度兴奋以后休息不好,使得身体不能够完全进入深睡眠,此时也会出现睡眠当中流口水。
茯苓的作用功效
健脾胃,化湿气,安神,助眠,治脱发。茯苓可是一味非常好的药,慈禧太后就经常服用茯苓,茯苓做的一些保健品,像茯苓饼,它有很好的健脾胃化湿气的作用。如果体内有湿气的时候,可以用上茯苓。茯苓还有作用是什么,它有很好的安神的作用。所以当睡觉不好的时候,可以用上茯苓,甚至是茯神,也是来自于跟茯苓是同一科属的,它有很好的助眠的作用。还有一类人群有脱发,也是可以用到大剂量的茯苓,起到治疗脱发的作用。这些都是茯苓特别好的一个功效,那么可以针对自身的不同的需求,酌情的去选用。
语音时长 01:46

2019-06-06

77161次收听

01:04
鸡内金的功效和作用
鸡内金有治疗小孩疳积,结石、腹泻、小儿遗尿的作用,鸡内金归脾胃小肠和膀胱经,主要的功效是健胃消食。一、对于小孩有疳积或者有积滞、积食情况,吃了东西以后不消化,虽然吃的比较多,但是比较消瘦,导致胃肠胀气,可以用鸡内金。二、鸡内金同时有消结石的作用。如果小朋友有肾结石、泌尿系结石,这样情况也可以选用。三、如果有急慢性胃炎肠炎导致呕吐、腹泻的症状,服用鸡内金效果也很好。四、遗精遗尿,特别是小儿遗尿,还有由于肾气不固导致遗精等。
葛根花的作用与功效
大家都知道葛根花是一种很富有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植物。而葛根花的作用也不小,可以说葛根这种植物全身都是宝,葛根花可以用来泡茶,这样大家既可以享受茶的清香,也能够帮助自己的健康。当然葛根花的作用与功效还是有很多的。
中医为何重视养神
古人多认为“神”藏于心,中医经典着作《黄帝内经》中就把心比为“君主之官”,并且有“主明则下安”的记载,可见神可以看做是心脏的思维活动。精、气、神是人身的三宝,中医认为气是由精化生的,而神却统御人体的一切精神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