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急性和慢性区别
荨麻疹急性和慢性的区别主要在于病程长短和病因不同。急性荨麻疹病程通常短于6周,多由过敏反应或感染引起;慢性荨麻疹病程超过6周,病因复杂且常与免疫异常相关。
1、病程差异
急性荨麻疹发作突然,皮肤出现红色风团伴瘙痒,症状多在24小时内消退但可能反复发作,总病程不超过6周。慢性荨麻疹表现为风团每日或间歇性发作,持续时间超过6周,部分患者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2、病因不同
急性荨麻疹常见诱因包括食物过敏如海鲜或坚果、药物过敏如青霉素、病毒感染或昆虫叮咬。慢性荨麻疹多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慢性感染灶或物理刺激有关,约半数患者找不到明确诱因。
3、症状特点
急性荨麻疹风团面积较大且瘙痒剧烈,可能合并血管性水肿导致嘴唇或眼睑肿胀,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慢性荨麻疹风团较小且分布局限,瘙痒程度较轻,但伴随焦虑、睡眠障碍等心理影响更显著。
4、检查方法
急性荨麻疹通过病史采集和过敏原检测如血清IgE检查即可诊断。慢性荨麻疹需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甲状腺功能等系统检查,必要时需做自体血清皮肤试验排除自身免疫因素。
5、治疗原则
急性荨麻疹以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为主,严重时需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慢性荨麻疹需长期服用二代抗组胺药如依巴斯汀片,效果不佳时可联用奥马珠单抗注射液或免疫抑制剂。
荨麻疹患者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搔抓皮肤。记录饮食和接触物有助于识别诱因,室内保持适宜温湿度。急性发作期可冷敷缓解瘙痒,慢性患者需定期复查调整用药方案。若出现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