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妈少是啥原因
月经量少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损伤、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功能衰退、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月经量少通常表现为经期出血量明显减少、经期缩短等症状。
1、内分泌失调
长期精神压力大、过度节食或肥胖等因素可能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影响雌激素分泌,使子宫内膜增生不足。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逐渐减少。可通过规律作息、均衡饮食、调节情绪等方式改善。
2、子宫内膜损伤
多次人工流产、宫腔操作或严重宫腔感染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使内膜变薄、容受性下降。常伴有痛经加重、月经颜色发黑。需通过超声检查评估内膜厚度,必要时采用雌激素周期治疗。
3、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和高雄激素血症导致卵泡发育障碍,表现为月经稀发、经量减少,可能伴随痤疮、多毛。可通过口服短效避孕药调节月经周期,改善胰岛素抵抗需配合运动及饮食控制。
4、卵巢功能衰退
年龄因素或卵巢早衰会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增殖不足。40岁前出现需排查染色体异常或自身免疫疾病。表现为潮热盗汗等更年期症状,可通过激素替代治疗缓解。
5、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代谢率降低,影响性激素合成与代谢。可能伴随怕冷、便秘、体重增加。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调整甲状腺功能后月经量可逐渐恢复。
月经量减少时应注意记录月经周期变化,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保证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和铁元素,如瘦肉、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适当进行瑜伽、散步等舒缓运动,避免熬夜和精神紧张。若连续3个月经周期异常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到妇科就诊,完善性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盆腔超声等检查。不建议自行服用调经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