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管梗阻最佳治疗方法

62816次浏览

胆管梗阻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胆管支架植入术、胆肠吻合术、药物治疗等。胆管梗阻可能与胆管结石、胆管肿瘤、胆管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黄疸腹痛皮肤瘙痒等症状。

1、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通过内镜将造影剂注入胆管,明确梗阻部位后进行取石、扩张或放置支架的治疗方式。适用于胆管结石、良性狭窄等引起的梗阻,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术后需监测体温、腹痛情况,警惕胰腺炎或胆管感染等并发症

2、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是在影像引导下经皮肤穿刺肝脏建立通道,将胆汁引流至体外的姑息性治疗手段。适用于肿瘤压迫导致的不可逆梗阻或患者无法耐受手术时,能快速缓解黄疸。需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3、胆管支架植入术

胆管支架植入术通过内镜或经皮途径在梗阻段放置金属或塑料支架维持胆道通畅。多用于恶性胆管梗阻的姑息治疗,支架可能发生移位或堵塞需定期复查。术后早期可能出现胆管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4、胆肠吻合术

胆肠吻合术是通过外科手术将梗阻近端胆管与空肠吻合重建胆汁引流路径的根治性方法。适用于肝外胆管肿瘤或复杂胆管损伤,需根据梗阻部位选择术式。术后需长期随访肝功能,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反流性胆管炎。

5、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作为辅助手段,如熊去氧胆酸胶囊可促进胆汁排泄,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用于控制胆管感染,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胆绞痛。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用药期间监测肝功能变化。

胆管梗阻患者术后应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油炸食品及动物内脏,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有助于胆汁稀释,规律作息避免劳累。术后3-6个月需复查腹部超声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若出现发热、陶土样大便或黄疸加重需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胆管堵塞是大毛病吗
胆管堵塞是否严重需根据病因和病情程度判断,可能由胆管结石、胆管炎、胆管肿瘤等因素引起,属于需要及时干预的疾病。胆管堵塞若由胆管结石或炎症引起,早期可能出现腹痛、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通过药物解痉止痛或内镜取石等治疗可缓解...
ERCP手术全称是什么
ERCP手术全称是内窥镜逆行性胆管胰管造影术。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是通过检查将十二指肠镜插入到十二指肠的降部,找到乳头之后,将活检的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到乳头的开口处,将造影剂注射之后显示胰胆管。这类手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微创手术,不用开刀,创伤性较少,手术时间比较短,住院时间也比较短,是目前治疗胆管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能够治疗胆道梗阻出现的黄疸、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胰腺炎、胆道结石、胆道肿瘤等疾病。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20

82419次收听

胆总管梗阻怎么治疗
胆总管梗阻对健康有很大危害,可根据其发病原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因炎症性因素导致的胆总管梗阻可通过药物治疗,炎症消除后,胆总管梗阻也可得到改善。因结石、肿瘤等原因引起的胆总管梗阻可选择手术治疗,不能耐受手术的可选择介入穿刺内外引流的方法治疗。
胆总管梗阻有哪些表现
胆总管梗阻后的常见症状有皮肤黏膜和巩膜出现黄染,进而大小便颜色发生改变。另外,还会出现进行性的腹痛,可放射到肩背部。严重的画着,还有意识障碍、局限性腹膜炎等症状发生。而出现恶病质症状后,会引发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后果。
胆道梗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胆道梗阻的治疗方式与它的病因有关。如果胆道梗阻是由于炎症引起的,可以通过抗生素、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因肿瘤或结石引起,应通过手术的方法治疗。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可以选择介入穿刺内外引流。
胆囊炎的治疗有什么
胆囊炎的治疗,胆囊炎的治疗主要要根据引起胆囊炎的病因,以及胆囊炎症的症状,还有胆囊的大小形态功能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我们国家大多数的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结石引起,胆囊结石,会诱发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甚至是胆囊萎缩。那么根据急性胆囊炎,我们采取对症消炎止痛,急性胆囊炎控制之后,我们需要根据胆囊的功能,以及是否会反复出现急性胆囊炎的发作,来选择后续是否采取保守药物治疗或者是手术治疗。一旦急性胆囊炎通过保守治疗无法获得缓解,我们也建议采取急诊手术治疗的方式,如果胆囊炎进入到慢性阶段,通常只是会有右上腹的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如果这个时候胆囊的功能相对较好,我们可以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最大限度的保护胆囊功能,如果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胆囊萎缩,胆囊充满型结石,胆囊功能已基本丧失,这个时候就没有必要继续保留胆囊,而建议及早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语音时长 01:40

2020-02-24

55170次收听

胆管梗阻最佳治疗方法
胆管梗阻可以包括结石、炎症、异物、肿瘤引起的梗阻,治疗方法要结合具体的病因和疾病发展程度,对于结石异物引起的胆道梗阻,最佳治疗手段包括外科手术内镜取出结石或异物,重建胆道的通畅性。对于炎症性良性狭窄,我们需要根据梗阻位置以及是否合并有明显的胆道堵塞,可以采取药物对症治疗,介入支架或者是外科手术切狭窄重建胆道通畅性,如果说由于肿瘤引起的胆道梗阻,如果说能够通过外科手术来进行根治性切除,则建议尽早的手术治疗,而对于无法手术的晚期肿瘤引起的胆道梗阻,则建议通过外引流或者是内置胆道内支架来恢复胆道的完整,以降低黄疸,改善肝脏功能。
语音时长 02:16

2020-02-21

59716次收听

02:08
胆管梗阻的最佳治疗方法
胆管梗阻可以包括结石、炎症、异物、肿瘤引起的梗阻,治疗方法要结合具体的病因和疾病发展程度,对于结石异物引起的胆道梗阻,最佳治疗手段包括外科手术内镜取出结石或异物,重建胆道的通畅性。对于炎症性良性狭窄,我们需要根据梗阻位置以及是否合并有明显的胆道堵塞,可以采取药物对症治疗,介入支架或者是外科手术切狭窄重建胆道通畅性,如果说由于肿瘤引起的胆道梗阻,如果说能够通过外科手术来进行根治性切除,则建议尽早的手术治疗,而对于无法手术的晚期肿瘤引起的胆道梗阻,则建议通过外引流或者是内置胆道内支架来恢复胆道的完整,以降低黄疸,改善肝脏功能。
02:14
胆囊炎的治疗
胆囊炎的治疗主要根据引起胆囊炎的病因,以及胆囊炎症的症状,还有胆囊的大小形态功能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急性胆囊炎采取对症消炎止痛,急性胆囊炎控制之后,要根据胆囊的功能,以及是否会反复出现急性胆囊炎的发作,选择后续是否采取保守药物治疗或者是手术治疗。如果胆囊炎进入到慢性阶段,通常只是会有右上腹的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如果此时胆囊功能相对较好,可以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最大限度的保护胆囊功能;如果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胆囊萎缩、胆囊充满型结石,胆囊功能已基本丧失,建议及早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胆管堵塞怎么办
胆管堵塞患者一定要先去医院明确堵塞原因,要先做核磁检查和胆道造影。然后根据致病原因来制定特定的治疗方案,这样才能够根治胆管堵塞。最后要辅助抗炎治疗,这样可以促进胆管恢复。胆管堵塞患者要注意三餐按时吃,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和碳酸饮料,多吃高纤维食物。
胆道梗阻需要检查什么
胆道梗阻的症状可能突然出现,或者是在发病后的几个月,甚至是多年才能出现一些相应的症状,其中一些症状与导管阻塞相关,导致肝脏产物倒流并渗入血液。其他的一些症状,因为胆管不能输送肠道所需要的消化液而引起。这可能阻止身体吸收一些脂肪和维生素。当发生胆道梗阻的时候,最常见的症状就是黄疸,胆红素不能进入胆汁会积聚在体内,并引起黄疸,出现的症状就是双眼的巩膜和全身的皮肤黄染,进而小便颜色深成酱油色,大便颜色发白变浅。其次胆管梗阻患者还会出现其他的症状,比如骚痒,皮肤瘙痒也是因为胆红素积聚在体内,进而沉积在体表的这些神经末梢而引起的症状。当肝内的胆汁淤积导致梗阻性的黄疸,造成胆结石,可以引起右上腹的腹胀、腹痛的症状。当发生胆道感染的时候,可以引起发烧,甚至盗汗一些症状。当患者梗阻性黄疸,淤胆的时间比较长,可以诱发一些肝功能减退,肝功能不全,进而引起一些全身的症状。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甚至体重下降。
语音时长 01:56

2018-11-29

61051次收听

胆道梗阻是很严重的病吗
首先达到梗阻,如果能够早期的治疗,早期的解决解除梗阻的原因,这种一般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并发症,但是如果病程拖延了,治疗延误了,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是很严重的,所以说当发生胆道梗阻的时候需要及早的就医。因为胆道梗阻可能引起胆汁排泄不通畅,引起黄疸,从而导致肝功能的损害,肝功能不全,甚至肝功能的衰竭,长期的胆道梗阻,胆汁排泄不通畅,可能引起胆管的慢性炎症,进而引起胆囊炎、胆管炎,甚至慢性炎症刺激之后,引起了胆管的癌变,引起胆管癌。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慢性肝病,就是这种胆汁性肝硬化。所以当发生胆道梗阻的时候,我们要及早的查明达到梗阻的原因,最常见的胆道梗阻的原因,包括结石、肿瘤,甚至一些胆道蛔虫,所以在发在胆道梗阻的时候,明确病因后,其实临床上有很多方法可以解除病因,就是通过内镜下取石,现在的腹腔镜手术,保胆取石腹腔镜结合胆道镜以及内镜下的多种内镜联合的取石,包括现在微创的胆道系统肿瘤的切除。再就是如果是胆总管囊肿,无论是先天性的或者是后天性的,都需要及早的通过外科手术来解决胆管扩大的部位。所以当发生胆道梗阻的时候,一定要及早的就医,查找原因,解决梗阻,才能够预防很严重的并发症。
语音时长 02:09

2018-11-29

60304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