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老年人颅内肿瘤的信号有哪些

52146次浏览

老年人颅内肿瘤的常见信号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肢体无力、认知功能下降等。颅内肿瘤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暴露、脑血管异常、转移性病灶等因素引起,通常伴随颅内压增高或局部神经功能缺损表现。

1、头痛

持续性或进行性加重的头痛是颅内肿瘤的典型表现,晨起时症状可能加重,咳嗽或低头时疼痛加剧。肿瘤生长导致颅内压增高或压迫痛敏结构引发症状,可能伴随喷射性呕吐。需通过头颅CT或MRI明确诊断,治疗包括降低颅内压的甘露醇注射液、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

2、恶心呕吐

与头痛相关的喷射性呕吐多由第四脑室或后颅窝肿瘤引起,因延髓呕吐中枢受压所致。呕吐常为突发性且与进食无关,可能伴随眩晕或步态不稳。需警惕脑积水风险,治疗可采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控制症状,必要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缓解梗阻。

3、视力障碍

视乳头水肿导致的视力模糊、视野缺损提示鞍区或视通路受压,垂体瘤可能引起双颞侧偏盲。肿瘤压迫动眼神经可导致复视或瞳孔异常。需进行眼底检查和视觉诱发电位评估,溴隐亭片可用于泌乳素瘤的药物治疗,大型肿瘤需经鼻内镜手术切除。

4、肢体无力

单侧肢体进行性肌力下降常见于大脑运动区肿瘤,可能伴随肌张力增高或病理反射阳性。胶质瘤或转移瘤压迫锥体束时,可出现从足部向上发展的瘫痪。康复训练结合替莫唑胺胶囊化疗是常用方案,功能区肿瘤需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切除。

5、认知功能下降

额叶或颞叶肿瘤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性格改变或执行功能障碍,易与老年痴呆混淆。肿瘤浸润破坏神经传导通路或引发癫痫样放电,可能伴随言语障碍或定向力丧失。多奈哌齐片可暂时改善症状,但需手术解除占位效应,术后需长期认知康复训练。

老年人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尽早就医,完善神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日常需监测血压血糖,避免头部外伤,保持适度脑力活动。术后护理需关注意识状态变化,遵医嘱定期复查,补充优质蛋白和B族维生素,进行平衡训练预防跌倒。家属应协助记录症状变化,及时反馈给主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02:30
放疗一疗程多少天
放疗一疗程需要多少天,要根据患者的部位、病情、体质不同而定,一般按照临床最常见的放疗分割模式,大部分都是在4~6周完成。临床放疗常见的分割模式,一般分为常规剂量分割模式、大剂量分割模式、超大剂量分割模式等。放疗的原理是通过放射线对肿瘤组织进行照射,使肿瘤细胞发生变性、坏死,从而杀死肿瘤细胞。针对每一个个体,通常是计算出放疗剂量的总量(Gy),然后分割成数天完成。肺癌的放疗,比如需要总量是50Gy,如果每天放疗两个剂量,2个Gy,就是需要50除以2,25天来完成放疗的总量,所以放疗总量计算出后,每天放疗的量越大,需要的天数就越少;每天放疗的量小,持续的天数就长。
02:27
肿瘤化疗出现副作用怎么办
肿瘤化疗期间出现的副作用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反应,采取对应的应对方法。一、有严重恶心、呕吐,应调整饮食,以清淡饮食为主,少食多餐。二、出现贫血现象,可通过饮食、药物来缓解,严重者可输血治疗。三、如皮肤黏膜损害严重,可结合病情适当推迟化疗,并用生理盐水冲洗溃疡部位,及时服用抗生素。四、出现肝损害要推迟化疗,服用保肝药物。另外,患者在化疗期间还可服用能够减轻化疗副作用的药物,如16.2人参皂苷Rh2,减轻化疗对患者身体产生的毒副作用。
02:23
做完脑瘤手术后多久可以放疗
做完脑瘤手术十天后可以拆线,拆线之后就可以进行放疗。不同的脑瘤手术后在一定程度上都需要放疗的协同,颅内肿瘤无论是胶质瘤还是其他的很多肿瘤手术后都需放疗。做完脑瘤手术后放疗间隔时间越短越好,间隔时间首先要患者恢复正常,拆线不受影响,其他的症状、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良性肿瘤术后采用放疗的机会较少,而恶性肿瘤、胶质瘤,几乎百分之百手术都需要放疗参与。
放疗发展历程
放疗发展100多年,经历了坦荡而艰辛的历程。最早的放疗是伦琴发现X线,居里发现镭就开始,1895年到1898年就开始了放疗。放疗是火箭军,那么这个时候的放疗只相当于当时的地雷和手雷,这个时代叫初级放疗。经历了50多年到第二阶段就是上世纪50年代,就是常规放疗,这个时候出现了钴炮、钴-60治疗机、直线加速器,相当于火炮,我们的炮弹可以打出去,乌烟瘴气、云山雾罩。但是由于当时的定位精度不高、能量强度不大,所以它只能作为打仗的辅助武器。就像我们打仗,火炮先掩护,陆军再杀,所以这个时代放疗仍然是经历一个辅助的地位,相当于跑龙套。第三个阶段就是现代放疗,精准放疗。也近20多年到现在发展到精准放疗。第一,影像得到提升。第二,它的能量聚焦得到提高。第三,它的装备能够定位精准。第四,它摧毁肿瘤能力增强。所以这就达到了经过了100多年的这样一个三个阶段的发展。所以放疗的今天从地雷、手雷、手榴弹、火炮到今天的火箭。所以放疗成为以前的炮兵,现在成了火箭军,所以是癌症治疗当中的生力军,而且在主战场发挥重要作用。
语音时长 01:53

2020-07-17

60126次收听

三维适形治疗怎么回事
放疗是一个技术的进展,所以它发展的过程就有很多概念的变化是与技术相关。最早的放疗叫平面二维,就是一个平面,一个方框,前和后射线对穿,这叫二维平面放疗。与这个相近的技术进展一个阶段是三维,有了CT,二维时代没有CT,所以看图像只能通过透视,X线机透视,透视只有二维平面,所以射线前后对穿。照的射线要么是方框要么是正方。到了CT影像有了以后,这个图像变成三维重建,人体可以变成立体,这个射线可以用各个角度、各个方向对准肿瘤,所以在三维方向上对准肿瘤,肿瘤的形状不是方方正正,它是稀奇古怪的。所以这个射线就跟肿瘤形状完全一样,就叫适形。三维适形是三维空间,射线跟肿瘤形状完全一样,围绕它,这样就可以避免周围的正常组织受到影响,所以二维平面晋升到三维适形是放疗技术进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CT诞生以后对放疗有重大推进作用,所以放疗的发展必须有影像的支持。
语音时长 01:35

2020-07-17

54059次收听

放射治疗的优势在哪里
放射治疗的优势有放射治疗能量很高,可以把癌细胞直接摧毁掉,可以无孔不入,适应范围非常广,身体很差也能治疗,无痛、无痒、无创,过程安全,损伤小。放射治疗优势从原理上放射线治疗肿瘤是一种射线,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放射线是一种能量聚焦,把癌细胞消灭掉,所以原理就决定了优势很明显。由于它的射线无孔不入,无孔不入,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只要看得见,那么肿瘤射线就到的了,适应范围非常广。第二由于射线的无创对身体和外科相比不用麻醉,也不要开刀,也不出血。对肿瘤的治疗,如果早期局部治疗主要两种手段,一个是放射治疗,一个手术治疗,如果两者来对比优势,有的部位不能手术,像鼻咽部,周围都是骨头进不去,这时候手术做不了的部位,放疗有优势。第二个年纪大耐受不了手术,放疗有优势。第三手术切不干净。第四,肿瘤的位置,转移远期已经没有意义。很多肿瘤手术长期以来效果很差治疗后改善不了。所以放疗和手术相比,无创治疗过程安全,治疗结果损伤小,而且治疗疗效跟手术差异不大。
语音时长 01:53

2020-05-08

63170次收听

02:58
放疗的费用贵吗
放疗的整个疗程,不是一次完成。放疗投入的装备比较贵,过程比较复杂,参与的人员比较多,而且周期比较长,所以整个过程和费用占比并不算贵。一、不同地区,它的差异比较大,一般是8到10万,在不同地区医保占比都是80%到90%,所以本身8万到10万能根治一个肿瘤来讲,对于目前癌症治疗的费用很便宜。二、国家政策对治疗过程的医保覆盖率偏高,所以放疗是性价比最高,在癌症治疗当中是最好的方法。以北京为例,6万静态调强报90%,旋转调强8万90%,螺旋断层调强10多万,也报80%,在癌症根治的条件下,花几千块钱或者几百块钱,就能够得到很完整的治疗,而且治疗的过程、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和后续需要维护的很多支出几乎没有。所以放疗是价格相对便宜,治疗癌症的性价比比较好的一种方法。
肺部肿瘤的早期症状
肺部肿瘤一般分为良性肿瘤和恶行肿瘤两种,肺部良性肿瘤早期一般没有特殊的症状,咳嗽一般较为常见,对于吸烟或者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咳嗽程度会加重,次数较为频繁。肺部恶性肿瘤早期会导致咳嗽,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另外还会出现痰中带血。
肿瘤康复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肿瘤康复主要针对四方面:一、生理功能障碍。在肿瘤患者中极为常见。比如上肢淋巴水肿,就是乳腺癌治疗后的常见功能障碍,从治疗结束后数天到三十年都有可能发生。而头颈部、乳腺和胸腔部的癌症治疗后,往往会出现关节活动受限的问题,这些功能障碍都需要康复治疗来帮助改善。二、心理功能障碍。肿瘤患者的焦虑、易怒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病率在40%以上。要通过康复治疗,结合睡眠调理以及药物来帮助患者正视疾病,积极面对治疗和生活。三、疼痛。超过半数的癌症患者会伴发疼痛,康复治疗会结合药物、运动、理疗、心理治疗等来解决疼痛的问题,效果会比单纯的药物治疗要好。四、体质衰弱。是肿瘤康复中的关键一点。大部分肿瘤患者都会存在身体衰弱,胃口不好的问题,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营养不良、极度消瘦和器官功能衰竭。肿瘤康复可以通过营养支持、胃肠功能康复,结合康复运动来应对这些问题。
语音时长 01:41

2019-11-11

58421次收听

化疗后的反应有哪些
患了癌症一般都需要进行化疗,而癌症病人化疗后,因各人体质和化疗方案的不同,其反应也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就是身体衰弱还有免疫功能出现下降,以及骨髓抑制的反应,还有就是会出现炎症反应以及心脏的毒性和肾脏毒性,以及静脉炎和肺纤维化等等,这些都是化疗后会出现的一些反应。
CA199怎么解释
CA199是一个重要的糖类抗原,也是重要的肿瘤标志物。多种肿瘤都可能引起CA199的升高,但最重要的就是胰腺癌,胰腺癌是癌中之王,死亡率非常高;所以CA199的检测就非常重要。CA199在运用的过程中,主要是诊断癌症;如果已经诊断癌症,同时CA199也高,但经过手术之后,CA199的数值明显下降,说明治疗有效;如果在2到4个星期下降不多,或者是下降之后又升高,就提示肿瘤有复发。同时,如果有炎症,而非肿瘤性疾病,也可能造成CA199的升高,但是不如癌症升高多,比如胆囊炎、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都可能造成CA199升高。在检测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复查CA199一定要在同一个系统,同一个医院进行检测,这样前后结果才具有可比性。
语音时长 01:37

2019-04-18

62742次收听

肿瘤化疗后吃什么食物好
肿瘤化疗后,一般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反应,所以饮食是十分重要的。化疗后患者容易出现脱发、恶心、呕吐的情况,可以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有利于患者的恢复。营养还要均衡,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有利于缓解体质虚弱的情况。如果化疗后,出现腹泻的情况,可以吃一些有营养的流质食物或者半流质食物,减轻肠胃负担。
化疗后吃什么
患者在化疗以后一定要保证营养充足,这时候要增加蛋白质和糖分的摄入,很多富含抗癌成分的食物对于身体恢复也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卷心菜,大白菜,紫菜,海带等。适当的吃一些新鲜水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以及维生素b族的食物对于化疗后患者恢复也是很有好处的。
02:03
化疗后血常规报告单关键看什么
对于做完化疗以后的患者来说,可以出现骨髓抑制的情况。因此,化疗的患者,做好血常规的复查,非常重要。在化疗的间隔期内,患者应该做好正常细胞的监测,定期接受血常规检查。在化疗的间隔期内,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主要是需要观察血液中的血小板、白细胞、淋巴细胞比率等细胞的含量。通常情况下,主要可以观察四个方面。第一,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是观察的首选。如果患者的白细胞过高,可能会引起急性细菌感染、炎症等,还要警惕白血病的可能,如果白细胞过低,患者要预防病毒性感染、伤寒、脾功能亢进等;第二,红细胞血红蛋白计数;第三,粒细胞计数,也就是白细胞的亚型;第四,血小板计数。一般会根据不同的计数等级,来选择不同治疗方案。
预防性化疗一般做几次
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全身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可成功地缩小、甚至消除瘤块、甚至治愈疾病,却也会损伤人体的正常细胞,带来呕吐、脱发、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因此,化疗的艺术就在于是否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化学药物的效力和减低其所带来的毒性反应,即:“充足用药、及时停止”。那么,预防性化疗一般做几次好呢?这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肿瘤性质、患者体质和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