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吃饭怎么办
孩子不吃饭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营造用餐环境、补充微量元素、排查疾病因素、心理疏导等方式改善。孩子不吃饭可能与挑食偏食、胃肠功能紊乱、缺锌、感染性疾病、情绪问题等原因有关。
1、调整饮食结构
家长需避免提供过多零食,正餐前2小时不给予高糖食物。可将米饭做成卡通造型,搭配西蓝花、胡萝卜等色彩鲜艳的蔬菜。每周引入1-2种新食材,采用蒸煮等保留原味的烹饪方式。对乳糖不耐受儿童可替换为无乳糖奶粉或酸奶。
2、营造用餐环境
固定用餐时间与位置,避免边吃饭边看电视。家长应示范咀嚼动作,用餐时不批评孩子进食速度。可准备专用儿童餐具,允许孩子参与摆盘等简单准备工作。集体进餐时避免与其他儿童对比饭量。
3、补充微量元素
缺锌可能导致味觉迟钝,可遵医嘱使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贫血患儿需配合琥珀酸亚铁片补充铁剂。定期检测血清维生素D水平,缺乏时使用维生素D滴剂。补充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有助于改善肠道吸收。
4、排查疾病因素
持续性厌食需检查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确诊后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联合治疗。手足口病恢复期可能出现暂时性食欲减退。中耳炎患儿因吞咽疼痛拒食时,需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控制感染。甲状腺功能减退也会导致食欲低下。
5、心理疏导
入园适应期分离焦虑可能引发厌食,家长可通过绘本故事缓解紧张情绪。避免强迫进食造成逆反心理,采用小份量多次添加方式。对敏感型儿童减少餐桌上的负面评价,体重下降明显时需儿童心理科介入评估。
家长应记录孩子3天的实际进食种类与分量,就诊时供医生参考。夏季可提供绿豆汤、冬瓜羹等清淡汤品,冬季适当增加核桃仁、牛肉等高热量食物。避免在餐桌上讨论学习压力等话题,建立每日30分钟亲子运动习惯促进胃肠蠕动。若伴随体重持续下降、呕吐或发热,须及时儿科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小儿厌食是怎么引起的
- 2 小儿厌食注意什么
- 3 小儿厌食什么引起的
- 4 小儿厌食是为什么
- 5 小儿厌食注意哪些
- 6 小儿厌食贴能改善小儿厌食症状吗
- 7 小儿厌食的检查
- 8 小儿厌食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