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62164次浏览

宝宝拉肚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使用益生菌、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宝宝拉肚子通常由饮食不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宝宝拉肚子期间应减少乳制品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避免加重胃肠负担。可以给予米汤、稀粥等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少量多次喂养。母乳喂养的宝宝可继续哺乳,但母亲需注意自身饮食清淡。对于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应暂停引入新食物,以既往耐受的食物为主。

2、补充水分

拉肚子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需要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家长可少量多次给宝宝喂服补液盐溶液,每次5-10毫升,间隔10-15分钟一次。若宝宝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精神萎靡等脱水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直接饮用含糖量高的果汁或饮料,可能加重腹泻。

3、热敷腹部

用温热毛巾敷在宝宝腹部,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热敷有助于缓解肠痉挛引起的腹痛不适,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操作时需注意避免烫伤,家长应先用手腕内侧测试温度。热敷后可用手掌顺时针轻柔按摩宝宝腹部,力度要轻,避开脐部。

4、使用益生菌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帮助恢复肠道正常菌群平衡。益生菌能竞争性抑制致病菌生长,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服用时需注意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以上,避免高温冲服。部分益生菌需要冷藏保存,家长需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5、及时就医

若宝宝腹泻超过3天未缓解,或出现血便、持续高热、频繁呕吐、明显脱水等症状,家长应立即带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开具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止泻药物,或进行大便常规检查明确病因。对于细菌性肠炎可能需要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

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尿量、体温等变化,记录腹泻次数和性状。护理期间注意臀部清洁,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预防红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宝宝用品及时消毒。恢复期应循序渐进增加食量,避免暴饮暴食。若宝宝对某些食物过敏或不耐受,家长需做好饮食记录以便排查诱因。日常注意饮食卫生,培养宝宝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相关推荐

02:33
3岁的小孩拉肚子吃什么药效果好
小孩拉肚子,可以遵医嘱吃止泻药或外用丁桂儿脐贴,需注重饮食调理。小孩拉肚子建议根据具体症状给予相应的止泻药物。急性腹泻时可外用丁桂儿脐贴,丁桂儿脐贴,具有健脾温中,散寒止泻作用,直接贴肚脐,快速起效,药效直达腹部,可内病外治,家中可以常备。迁延性及慢性腹泻注意肠道菌群调养,对于拉肚子也有改善作用。小孩在治疗期间注意饮食调理,不可吃寒凉食物。
01:48
宝宝拉肚子怎么治疗好得快
宝宝拉肚子,可以遵医嘱采用药物治疗、生活调理的方式改善。日常生活中没有注意宝宝腹部保暖或者喂养不当、伤食感染都可能会导致宝宝拉肚子,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丁桂儿脐贴。该药由丁香、肉桂、荜茇纯中药萃取而成,具有健脾温中、散寒止泻的作用,适用于小儿因伤食、脾虚、病毒引起的腹泻腹痛的治疗。对寒凉性腹痛、肠胀气、肚子不舒服也有较好的效果。使用方便,直接贴在脐部,脐部皮肤薄、无脂肪、含有大量微血管、渗透性强,起效快,不用打针、吃药,宝宝依从性较高,可作为家中的常备药物,在外出游玩时也可携带。除了药物治疗,生活调理也很重要,在给宝宝治疗期间,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身体恢复情况,必要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复查,并且根据气温的变化给宝宝做好保暖,避免着凉。
02:25
宝宝拉肚子吃什么食物比较好
宝宝拉肚子可以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果蔬泥、粥类、发酵类主食等,易于消化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宝宝的脾胃虚弱的症状,对腹泻有调理的作用。此外,还可以配合使用丁桂儿脐贴,通过脐部给药,能够通过脐部皮肤快速渗透到患处,起效快。
02:37
宝宝腹泻可以吃益生菌吗
宝宝腹泻可以吃益生菌。药物选择方面建议尽量选用所含菌种数量在两种以上的益生菌,此外注意不要与蒙脱石散等具有吸附作用的药物同时服用。最重要的是需要禁止与抗生素同用。除益生菌外可以单独或配合外用药物同时治疗,如丁桂儿脐贴,贴肚脐治拉肚,通过脐部给药,渗透性强,药物可以快速到达患处,适合低龄宝宝或者喂药困难的宝宝。
02:13
宝宝腹泻老不好怎么办
宝宝腹泻如果总反复,可以通过饮食调理、药物治疗、按摩推拿法等方法进行治疗。一、饮食调理:可以给宝宝吃胡萝卜泥、小米粥、软面条、绿叶蔬菜等易消化的食物,补充营养的同时,还能帮助大便成形,加速宝宝康复。二、药物治疗:可以选择具有散寒、健脾、抗菌、抗病毒功能的药物治疗,如外用药,可直接贴于脐部,起效较快。三、按摩推拿法:家长可以将手掌搓热后放在宝宝的肚子上,轻揉2分钟左右,同时温暖腹部,改善症状。
孩子喝奶粉会造成腹泻吗
小孩子喝奶粉是否出现腹泻并不是固定的。多数的孩子喝奶粉应该是不出现腹泻的,但是也有些孩子对奶粉。存在一些过敏反应,或者是存在一些乳糖不耐受。那这种孩子就容易在喝奶粉的情况下出现腹泻。那么小孩子也有一些是因为饮食不当以后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这个时候如果大量的喝奶粉,也有可能加重腹泻。所以小孩子正常的情况下喝奶粉没有问题的。但是在一些疾病的时候,像小孩子本身是一些过敏。第二个就是存在一些乳糖不耐受,第三个呢就是孩子本身有一些消化功能的异常,像有一些肠炎或者是有一些孩子在消化功能紊乱的时候。那么大量喝奶粉也会加重腹泻,出现腹泻的情况,这个时候应该及时的进行调整,避免加重孩子的病情。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12

68478次收听

宝宝感冒会引起腹泻吗
宝宝感冒会引起腹泻,宝宝感冒属于呼吸系统的疾病,腹泻属于消化系统的症状,发生感冒时肠胃功能是下降的,身体抵抗力是下降的,如果不合理的饮食就会引起腹泻的发生。感冒的同时感受风寒止血,腹部受凉也会导致腹泻。从中医上讲宝宝具有肺,脾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脾胃功能比较差,脾虚运化功能下降,不能够正常的腐熟水谷,就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出现腹泻,脾虚日久,身体抵抗力下降,又容易感受风寒止血,发生感冒。所以临床上感冒和腹泻大部分是夹杂出现的,只是症状的轻重不一,如果以感冒症状为主者,要先治疗感冒,如果以腹泻症状为主者积极的治疗腹泻。
语音时长 01:15

2021-05-12

79276次收听

宝宝上火会腹泻吗
宝宝上火的情况下会引起腹泻的症状。由于上火引起的腹泻,多见于急性的肠胃炎或者是细菌性的痢疾,生活与平时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关系,比如经常的服用高热量,高蛋白以及高营养类的食物,加重了宝宝脾胃功能的负担,就会导致脾虚胃强,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腹泻的症状。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饮食比较油腻也会引起宝宝上火,出现腹泻的症状。宝宝由于上火引起的腹泻,需要改善饮食来缓解,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的饮食要清淡,如果是奶粉喂养的宝宝,最好把奶粉冲稀一点,平时给宝宝勤喂水,减少体内火热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19

2021-05-12

83740次收听

小儿腹泻常规用药
孩子拉肚子最急的就是家长,这是赶紧去家庭急救箱找药,可是最后找的都是成人止泻药,最后急急忙忙给孩子吃下,殊不知,这样给孩子身体造成了多大伤害。那么,给孩子选择止泻药应注意哪些事项呢?
小儿腹泻并发症护理
婴幼儿的疾病中小儿腹泻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小儿腹泻的原因有感染、过敏等很多种,但无论哪种原因,对孩子的的折磨都是比较大的,也是家长朋友们不忍心看到的。那么,作为家长,在孩子出现腹泻后进行怎么样的护理比较科学呢?小编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得了小儿腹泻能治好吗
小儿腹泻的出现家长担心不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家长根据宝宝出现腹泻的症状,及时的进行分析治疗。那么小儿腹泻中医应如何治疗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祝愿宝宝早日康复!
小儿腹泻的治疗
急性腹泻我们强调是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量。如果孩子有严重的呕吐,可以暂时禁食4到6个小时,然后就尽快恢复母乳。即原来已经熟悉的饮食,由少量到多量,由稀到稠。轻度脱水,喝口服补液盐就可以了。如果有中重度的脱水,就需要到医院静脉补液,治疗和纠正脱水。口服益生菌、蒙脱石散、补锌都可以。有肠道感染时才需要使用抗生素。对于乳糖不耐受导致的腹泻,建议用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粉喂养,如继续母乳喂养需要添加乳糖酶。过敏性腹泻则需要改用深度水解或者氨基酸配方奶粉来喂养孩子。
语音时长 01:17

2019-09-09

56169次收听

宝宝腹泻吃什么食物
宝宝腹泻时进食的量还有肠道的吸收都会减少。而肠粘膜损伤的恢复,代谢旺盛消耗,还有肠炎丢失蛋白等因素,使得营养需要量是增加的。如果限制饮食过严或者禁食过久,都会造成宝宝营养不良,并发酸中毒的可能,导致病情迁延不愈,而影响生长发育。所以强调要继续饮食,以满足生理需要,补充疾病的消耗,与缩短腹泻后的一个康复时间。所以宝宝的饮食不改变,可以继续母乳喂养,或者尽快恢复母乳及原来已经熟悉的饮食。由少量到多量,由稀到稠,进食的食物要与孩子年龄相适应,容易消化清淡的饮食。比如少盐的纯瘦肉粥、瘦肉面条或者烂饭,多喝瘦肉汤和口服补液盐,青菜和水果可以暂时不吃。如果腹泻时间较久,继发乳糖不耐受,可以改为无乳糖奶粉喂养。
语音时长 01:41

2019-09-09

56623次收听

宝宝经常拉肚子怎么调理
如果宝宝总是经常出现拉肚子的情况,那么一定要加强腹部的保暖。其次可以使用药物进行调理,常用的有妈咪爱或者枯草杆菌。通过补充锌元素也能够缓解宝宝拉肚子的状况。另外还需要补充体液,可以喝糖水或淡盐水。
1岁宝宝腹泻怎么办
宝宝腹泻是妈妈最担心的问题,尤其是一岁的宝宝肠道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腹泻的几率就大得多。腹泻一般伴随着肚痛的情况,有的宝宝还会出现夜晚哭闹,不吃东西等现象,要注意饮食的调理,保健品调理,家庭的护理以及医院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