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乙肝的预防和隔离方法有哪些

3526次浏览

乙肝的预防和隔离方法主要有接种乙肝疫苗、避免血液接触、使用安全套、不共用个人物品、母婴阻断等。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具有传染性,需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传播风险。

1、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乙肝疫苗需按0、1、6个月的程序接种三针,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慢性乙肝患者家属等也需接种。接种后需检测抗体水平,若抗体不足需补种。

2、避免血液接触

乙肝病毒可通过血液传播,应避免直接接触他人血液。纹身、穿耳洞等需确保器械严格消毒,医疗操作中使用一次性器械。意外接触血液后应立即清洗并消毒,必要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医务人员需规范操作,防止针刺伤等职业暴露。

3、使用安全套

乙肝病毒可通过性接触传播,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安全套需全程使用,避免破损或滑脱。多性伴侣者、男男性行为者等高风险人群更需加强防护。若一方为乙肝患者,另一方未接种疫苗或抗体不足时,应避免无保护性行为。

4、不共用个人物品

乙肝病毒可通过共用剃须刀、牙刷、指甲剪等个人物品传播。这些物品可能残留微量血液,造成间接接触感染。家庭成员中有乙肝患者时,需严格区分个人用品。公共场所如理发店、美容院等需对工具进行彻底消毒。

5、母婴阻断

乙肝病毒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需在孕期监测病毒载量,高载量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新生儿出生后需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阻断传播。母乳喂养一般不受限制,但乳头皲裂时应暂停。

除上述措施外,日常需注意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饮酒,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乙肝患者应遵医嘱治疗,避免病情进展。家庭成员可共同学习乙肝防治知识,消除歧视心理。若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公共场所应加强卫生管理,普及乙肝疫苗接种。

相关推荐

跑步第二天脚踝疼怎么办
跑步第二天脚踝疼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调整运动方式等方式缓解。跑步后脚踝疼痛通常由肌肉疲劳、韧带拉伤、肌腱炎、滑膜炎、应力性骨折等原因引起。
宝宝脸上长小红包是什么原因
宝宝脸上长小红包可能是由湿疹、痱子、蚊虫叮咬、接触性皮炎、婴儿痤疮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家长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处理。
6根肋骨骨折怎么办
6根肋骨骨折可通过胸带固定、镇痛治疗、呼吸训练、预防感染、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6根肋骨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肿瘤转移、暴力挤压、运动损伤等原因引起。
摩擦性苔藓样疹怎么治疗
摩擦性苔藓样疹可通过局部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及预防措施等方式改善。摩擦性苔藓样疹可能与皮肤反复摩擦、接触刺激物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粗糙、丘疹或红斑等症状。1、局部护理减少皮肤摩擦是治疗的核心措施,避免...
妊娠纹形成的原因
当前很流行的一个词,辣妈,顾名思义,就是爱美且时尚的宝妈们,提到爱美,我们这些辣妈觉得最困扰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大多就是产后流行的妊娠纹,特别是到夏天,我们这些爱美的辣妈们会穿上比基尼,漏脐装,更是难以启齿,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下妊娠纹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