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茨是寒性还是热性的
乌茨一般是指乌梅,属于寒性食物,具有生津止渴、敛肺涩肠的功效。
1、寒性特征
乌梅味酸涩,性平偏寒,归肝、脾、肺、大肠经。其寒性主要体现在对实热证候的调节作用,如肺热咳嗽、虚热消渴等症状。传统中医认为,乌梅能收敛浮热,适合阴虚内热体质者食用。现代研究也表明,乌梅含有大量有机酸,能刺激唾液分泌,缓解热证导致的口干舌燥。
2、适用症状
乌梅常用于治疗热性病症,如暑热烦渴、久咳不止、久泻久痢等。对于夏季暑热伤津引起的口渴咽干,可用乌梅煎水代茶饮。其含有的枸橼酸、苹果酸等成分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热证导致的食欲不振。但脾胃虚寒者应慎用,避免加重腹痛腹泻等寒性症状。
3、配伍禁忌
乌梅不宜与温热性质的中药同用,如肉桂、附子等,以免药性相抵。与寒凉药物配伍时需注意剂量控制,如配伍石膏、知母等清热药时,过量可能损伤脾胃阳气。服用乌梅制剂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燥热食物,防止影响药效发挥。
4、加工影响
乌梅经炮制后寒性会有所缓和。醋制乌梅增强收敛止泻作用,适用于慢性腹泻;蜜炙乌梅减轻酸性,更适合胃酸过多者。但无论何种加工方式,其基本寒凉属性不会改变,体质虚寒者长期服用仍需谨慎。
5、现代应用
现代将乌梅提取物用于调节肠道菌群、抗氧化等领域,其寒凉特性在抗炎方面具有优势。临床常用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症,利用其酸性使虫体安静。但需注意,乌梅制剂可能影响某些西药吸收,服药期间应间隔两小时以上。
日常食用乌梅可制成酸梅汤或蜜饯,每次5-10克为宜。体质偏寒者可搭配生姜、红糖调和药性。储存时需密封防潮,避免发霉变质。若用于疾病治疗,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不可自行长期大量服用。出现胃脘冷痛、大便溏稀等不适时应立即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