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骨质疏松患者生活中需注意钙与维生素D补充、防跌倒措施、适度运动、避免不良习惯及定期骨密度检测。
1、钙与维生素D补充
每日摄入800-1200毫克钙,可通过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食物补充。维生素D每日建议400-800国际单位,适当晒太阳或食用强化食品。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碳酸钙D3片、骨化三醇胶丸等补充剂。
2、防跌倒措施
居家环境需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物,浴室安装扶手,穿防滑鞋。外出时使用拐杖辅助行走,避免雨雪天外出。高龄患者建议进行平衡训练,降低骨折风险。
3、适度运动
每周进行3-5次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每次30分钟。可配合抗阻训练增强肌肉力量,避免跳跃、弯腰等高风险动作。运动强度以不引发疼痛为宜。
4、避免不良习惯
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因摄入。避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控制碳酸饮料饮用。保持规律作息,每日睡眠7-8小时。
5、定期骨密度检测
绝经后女性及65岁以上男性建议每年检测骨密度。高风险人群需监测血钙、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使用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质疏松药物。
骨质疏松患者需长期坚持饮食管理,每日均衡摄入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可适当增加鱼类、坚果类食物,避免高盐饮食。运动应循序渐进,结合柔韧性训练改善关节活动度。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出现骨痛或身高变矮时及时就医。家属需协助患者建立安全生活环境,关注其心理状态,避免因行动受限产生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