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切除后有什么后遗症
扁桃体切除后可能出现咽部疼痛、出血、感染等后遗症,多数症状会逐渐缓解。扁桃体切除术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或扁桃体肥大的常见手术,术后护理对减少后遗症至关重要。
1、咽部疼痛
术后1-2天内咽部疼痛较明显,可能放射至耳部,与手术创面暴露有关。疼痛通常在3-5天达到高峰,7-10天逐渐减轻。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物,避免进食过热或刺激性食物。疼痛持续超过两周需就医。
2、术后出血
原发性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继发性出血常见于术后5-7天创面血管开放或结痂脱落时。少量渗血可通过冰敷颈部、含漱冰水缓解,活动性出血需立即压迫止血并就医。术后应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擤鼻等增加出血风险的行为。
3、创面感染
手术部位可能出现细菌感染,表现为发热、咽痛加重、创面脓性分泌物等。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6-8次,感染症状持续需及时复诊。
4、味觉改变
约三成患者术后出现短暂味觉减退,与舌咽神经暂时性损伤有关。味觉异常多在1-2个月内自行恢复,期间可尝试不同温度、质地的食物刺激味蕾。长期味觉障碍需排除锌缺乏等营养因素。
5、发音变化
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开放性鼻音或声音嘶哑,与咽腔结构改变相关。多数在2-4周内适应,可通过含水发音练习改善。儿童患者需关注长期语音发育,必要时进行语言训练。
术后应保持软食或流质饮食1-2周,避免过硬、过热食物刺激创面。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保持咽部湿润,睡眠时抬高床头减少肿胀。两周内禁止剧烈运动,一个月内避免游泳等可能引起呛咳的活动。定期复查至创面完全愈合,出现持续发热、大量出血、呼吸困难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儿童患者家长需密切观察进食量和精神状态,防止脱水或营养摄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