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骨骨折应该怎么康复
腕骨骨折可通过固定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功能锻炼、手术治疗等方式康复。腕骨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重复应力损伤、病理性骨折、运动损伤等原因引起。
1、固定制动
腕骨骨折初期需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保持骨折端稳定。固定期间避免腕部负重活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桡骨远端骨折常用短臂石膏固定,舟状骨骨折需长臂石膏固定至拇指指间关节。
2、物理治疗
拆除固定后开始超声波、红外线等理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水肿明显者可进行向心性按摩,每次15分钟。关节僵硬者采用蜡疗配合CPM机被动活动,温度控制在50-55摄氏度。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骨质疏松患者需配合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3片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中药可选用伤科接骨片、云南白药胶囊促进骨痂形成。
4、功能锻炼
早期进行手指屈伸、对指练习防止肌腱粘连。中期增加腕关节屈伸、桡尺偏训练,使用握力器逐步恢复肌力。后期加入投掷、抓握等复合动作训练,配合弹力带抗阻练习。
5、手术治疗
粉碎性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掌侧锁定钢板或克氏针固定。陈旧性骨折不愈合可选择植骨术,取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移植。术后早期开始被动活动防止关节僵硬。
康复期间应保持每日5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摄入,补充蛋白质和钙质。避免吸烟饮酒影响骨折愈合,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水肿。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预防再次骨折,中老年患者建议使用防跌倒手杖。功能锻炼需循序渐进,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受限应及时复诊。恢复期可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6个月内避免篮球、拳击等对抗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