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骨折症状有什么
崴脚骨折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皮下淤血、关节畸形、骨擦音或骨擦感。崴脚骨折通常由外力撞击、高处坠落、运动损伤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局部疼痛肿胀
骨折后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组织液渗出,表现为受伤部位明显肿胀。疼痛呈持续性锐痛,按压或活动时加剧,可能伴随皮肤温度升高。早期可通过冰敷缓解肿胀,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2、活动受限
骨折导致关节结构破坏,患肢无法承重或完成正常活动范围。踝关节背屈和跖屈功能明显受限,尝试活动时可引发剧烈疼痛。需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保护,避免二次损伤。
3、皮下淤血
骨折端出血渗透至皮下组织,表现为皮肤青紫瘀斑。淤血范围会随时间扩大,颜色由紫红逐渐转为青黄。可遵医嘱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如三七伤药片、跌打丸等。
4、关节畸形
严重骨折可能导致关节脱位或骨骼错位,表现为踝关节外观异常。可见明显隆起或凹陷,与健侧对比不对称。这种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手法复位或手术矫正。
5、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折断端相互摩擦时可听到骨擦音,触摸时有骨擦感。这是骨折的特异性体征,但不应刻意诱发以免加重损伤。需通过X线或CT检查确认骨折类型和程度。
崴脚后建议立即停止活动并抬高患肢,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控制肿胀。饮食上可增加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等,促进骨骼修复。康复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避免过早负重。若出现持续疼痛不缓解、皮肤发白或感觉异常等情况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