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的分类都有哪些
肛瘘主要分为单纯性肛瘘和复杂性肛瘘两类,具体可根据瘘管位置、数量及与括约肌的关系进一步细分。
1、单纯性肛瘘
单纯性肛瘘指仅有一条瘘管且未累及肛门括约肌深层结构的肛瘘。瘘管通常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表现为单侧外口与内口直接相通,无明显分支或脓腔形成。患者可能出现肛门周围间歇性肿痛、分泌物渗出等症状,但一般无全身发热等严重感染表现。治疗可采用肛瘘切开术或挂线疗法,术后配合高锰酸钾坐浴促进愈合。
2、复杂性肛瘘
复杂性肛瘘包含高位肛瘘、多发性肛瘘和马蹄形肛瘘三种亚型。高位肛瘘的瘘管穿过肛管直肠环或延伸至坐骨直肠窝,可能伴随肛周脓肿反复发作。多发性肛瘘存在两条以上瘘管分支,外口数量超过一个。马蹄形肛瘘的瘘管呈环形分布,常累及肛门两侧。这类患者需通过MRI或超声明确瘘管走行,手术可能分阶段进行,必要时结合生物材料填塞。
3、低位肛瘘
低位肛瘘的瘘管位于肛门外括约肌浅部以下,内口多在齿状线附近。临床表现为肛周硬结伴脓性分泌物,触诊可扪及条索状瘘管。治疗首选瘘管切开术,创面小且术后控便功能影响较小。术后需保持排便通畅,避免久坐压迫伤口。
4、高位肛瘘
高位肛瘘的瘘管穿过肛提肌或延伸至骨盆直肠间隙,内口多位于齿状线上方。此类肛瘘易引发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直肠指检可能触及高位硬结。手术需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可采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或黏膜瓣推移术,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5、括约肌间肛瘘
括约肌间肛瘘的瘘管局限于内外括约肌之间,约占肛瘘病例的70%。典型症状为肛门坠胀感与排便后脓血分泌物,指检可发现齿状线附近凹陷性内口。治疗宜选择保留括约肌的瘘管剔除术,术后配合红光照射促进组织修复。
肛瘘患者日常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保持肛门清洁干燥,排便后可用温水清洗。建议选择透气棉质内裤,避免骑自行车等摩擦肛周的活动。若出现肛门红肿热痛加剧或发热症状,须及时复查防止脓肿形成。术后恢复期需定期换药,遵医嘱进行肛门功能锻炼。
相关推荐
03:06
01:58
01:50
01:55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特色医院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肛瘘肛瘘是怎么形成的
- 2 肛瘘肛瘘啊怎么办
- 3 肛瘘原因引起肛瘘怎么引起的
- 4 肛瘘脓肿和肛瘘有什么不同
- 5 为什么会得肛瘘肛瘘
- 6 为什么得肛瘘
- 7 肛瘘是怎么形成的呢
- 8 肛瘘是怎么形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