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引起的高血压怎么治
肾性高血压可通过控制原发病、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主要病因包括肾实质病变、肾动脉狭窄等,需结合病因制定个体化方案。
1、控制原发病
针对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基础肾脏疾病进行规范治疗。如糖尿病肾病患者需严格控糖,慢性肾炎患者需限制蛋白摄入并监测肾功能。原发病控制后血压可部分缓解。
2、调整生活方式
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肥胖者需减重5-10公斤。建议采用DASH饮食模式,增加蔬菜水果和低脂乳制品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3、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钙通道阻滞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联合利尿剂如呋塞米片。
4、介入治疗
肾动脉狭窄患者可考虑经皮肾动脉成形术,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改善肾脏血流。该方式创伤小,术后血压改善率可达60-80%。
5、手术治疗
单侧肾血管病变且药物控制不佳者,可能需行肾动脉重建术或患肾切除术。终末期肾病患者需评估血液透析或肾移植适应证。
肾性高血压患者需定期监测晨起血压和夜间血压波动,每3个月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烹饪时用香料替代部分食盐,避免腌制食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诱发血压骤升。若出现视物模糊、持续头痛等靶器官损害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