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有哪些优缺点
血液透析在肾功能衰竭治疗中具有清除毒素和维持电解质平衡的优点,但也存在感染风险和心血管负担等缺点。
血液透析通过体外循环装置过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能快速纠正尿毒症引起的高钾血症、酸中毒等症状,帮助患者维持基本生命活动。其治疗过程可规律进行,通常每周2-3次,有利于稳定病情。部分患者通过长期透析可存活10年以上,期间能保持相对正常的生活能力。
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肝炎等血源性传染病,使用抗凝剂会增加出血风险。透析过程中血压波动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长期治疗可能导致肾性骨病和营养不良。每次治疗需3-4小时,患者活动自由度受限,部分人会出现透析后乏力、肌肉痉挛等不适症状。
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需严格控制每日水分摄入在500毫升加尿量以内,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等,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但限制磷含量高的食物。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可改善心肺功能,但应避免脱水。定期监测血压和体重变化,保持透析通路清洁干燥,出现发热或导管异常需及时就医。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和铁剂,定期评估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