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查老年性黄斑变性
老年性黄斑变性可通过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野检查、阿姆斯勒方格表测试等方式诊断。该病可能与年龄增长、遗传因素、吸烟、高血压、长期紫外线暴露等因素有关。
1、眼底检查
使用检眼镜直接观察视网膜黄斑区结构变化,可发现玻璃膜疣、色素紊乱等早期特征性改变。该检查无创快捷,是门诊筛查的基础项目,但难以检测微小病灶。
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通过近红外光对黄斑区进行断层成像,能清晰显示视网膜各层结构变化,精确测量视网膜厚度,对黄斑裂孔、视网膜水肿等并发症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检查过程约5-10分钟。
3、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静脉注射荧光素钠后连续拍摄眼底血管影像,可明确新生血管位置和渗漏范围,是判断湿性黄斑变性的金标准。检查前需评估过敏史,检查后可能出现皮肤暂时性黄染。
4、视野检查
通过计算机化视野计检测中心暗点范围,量化评估视功能损害程度。检查需患者配合注视固定点,对早期干性病变的敏感性较低,但能客观反映疾病进展。
5、阿姆斯勒方格表测试
患者自主观察方格表线条是否扭曲变形,适用于家庭自我监测。该方法简单易行但特异性不足,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
确诊老年性黄斑变性后应避免强光刺激,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适量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等视网膜营养素;严格戒烟并控制血压血糖;定期复查眼底,湿性病变患者需遵医嘱接受抗VEGF药物玻璃体注射治疗。建议每3-6个月进行视力监测,发现视物变形或中心视力下降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