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心脏瓣膜丢失
心脏瓣膜丢失需根据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采取药物控制或手术治疗,主要方式有人工瓣膜置换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抗凝治疗、强心利尿治疗及感染控制治疗。
心脏瓣膜丢失通常由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退行性瓣膜病变、先天性畸形或创伤性损伤引起。人工瓣膜置换术适用于中重度瓣膜功能障碍患者,通过开胸手术植入机械瓣或生物瓣。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适用于高龄或手术高风险患者,通过微创介入方式完成。抗凝治疗用于预防机械瓣膜置换后血栓形成,常用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药物。强心利尿治疗可缓解心力衰竭症状,常用地高辛片、呋塞米片等。感染控制治疗针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
对于轻度瓣膜功能障碍且无症状者,可定期随访观察,暂无须手术干预。部分先天性瓣膜畸形患者需在儿童期进行手术矫正。急性创伤性瓣膜损伤需紧急手术修复。合并严重心力衰竭者术前需先稳定心功能。术后患者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并监测凝血功能。
心脏瓣膜丢失患者术后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限制动物内脏及油炸食品。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及凝血功能,出现胸闷气促、下肢水肿等症状及时就医。保持口腔卫生预防感染,进行拔牙等有创操作前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