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取钢板的风险大吗
骨折取钢板手术风险通常较小,但需结合个体情况评估。手术风险主要与术后感染、神经血管损伤、麻醉反应、钢板断裂残留、二次骨折等因素有关。
取钢板手术属于常规骨科操作,技术成熟度高。多数患者在术后1-2周切口可愈合,术中出血量一般控制在50-200毫升。局部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可降低全身麻醉相关风险。术前完善X线或CT检查能精确定位钢板螺钉位置,减少手术探查时间。使用微创技术取钢板可缩小切口至3-5厘米,降低软组织损伤概率。
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术中螺钉滑丝导致取出困难,需扩大切口处理。糖尿病患者或营养不良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可能延长至3-4周。既往有内固定周围感染史的患者,术后感染复发概率略高。骨质疏松患者取钢板后需严格保护患肢4-6周,防止取钉孔道处发生再骨折。特殊解剖部位如骨盆、脊柱的钢板取出手术难度相对较高。
术后应保持切口干燥清洁,遵医嘱定期换药。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每日摄入鸡蛋1-2个、瘦肉100-150克、新鲜蔬菜300-500克。康复期避免剧烈运动,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练习。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复查X线观察骨愈合情况。出现患肢肿胀疼痛加剧、切口渗液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