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和关节炎有什么区别吗
腱鞘炎和关节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和病理机制。腱鞘炎是肌腱鞘膜的炎症,关节炎是关节软骨及周围组织的病变。
腱鞘炎多因肌腱过度使用或重复动作导致腱鞘充血水肿,常见于手腕、手指等频繁活动的部位。典型表现为局部压痛、活动时弹响感,严重时可能出现绞锁现象。关节炎则主要涉及关节软骨退化或免疫反应,常见于膝关节、髋关节等承重关节。症状包括关节僵硬、肿胀及活动受限,晨起时症状可能加重。
腱鞘炎通常与职业性劳损相关,如长期使用电脑或手工劳动者高发。关节炎的诱因更复杂,骨关节炎与年龄增长和机械磨损有关,类风湿关节炎则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像学检查中,腱鞘炎可见腱鞘增厚,关节炎则显示关节间隙狭窄或骨质增生。
预防腱鞘炎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单一姿势持续过久,工作时可佩戴护具分散压力。关节炎患者应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适度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两类疾病急性期均需减少患处活动,腱鞘炎可通过局部热敷缓解症状,关节炎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抗炎药物。若保守治疗无效,腱鞘炎可能需要鞘内注射或鞘膜切开术,严重关节炎则需考虑关节置换手术。日常饮食中可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有助于抑制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