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走路瘸的原因
髌骨骨折后走路瘸通常与骨折未完全愈合、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疼痛或步态代偿等因素有关。髌骨骨折可能由外伤、骨质疏松或过度运动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评估康复情况。
1、骨折未完全愈合
髌骨骨折后若未达到临床愈合标准,过早负重行走可能导致骨折端微动或移位,引发疼痛和步态不稳。此时需通过X线复查确认骨痂形成情况,必要时延长制动时间或调整康复计划。
2、关节僵硬
长期固定可能导致膝关节周围韧带和关节囊挛缩,活动度下降。表现为屈伸受限,行走时无法完成正常步态周期。可通过渐进式关节松动训练和物理治疗改善。
3、股四头肌萎缩
制动期间肌肉废用性萎缩会显著降低膝关节稳定性,尤其股四头肌肌力不足时,患者常通过缩短患肢支撑期来减轻负荷。需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和抗阻训练恢复肌力。
4、创伤性关节炎
骨折累及关节面可能继发软骨损伤,行走时关节摩擦引发疼痛性跛行。早期表现为上下楼梯痛,后期可能出现持续肿胀。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或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可缓解症状。
5、步态代偿
为规避疼痛或关节不稳定,患者会无意识采用躯干倾斜、健侧步幅缩短等代偿步态。这种异常模式可能持续至骨折愈合后,需通过步态再训练矫正。
髌骨骨折康复期应遵循渐进性负重原则,初期使用拐杖分散负荷,配合冷敷缓解肿胀;中期开始膝关节主动屈伸训练,如坐位滑墙练习;后期加强闭链运动如靠墙静蹲。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可适量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碳酸钙D3片。避免跳跃、深蹲等高风险动作,定期复查评估康复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