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性心绞痛是什么
变异性心绞痛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特殊类型心绞痛,主要表现为静息状态下突发胸痛,与劳力性心绞痛不同。
1、发病机制
变异性心绞痛的核心病理是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这种痉挛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自主神经调节异常、镁离子缺乏等因素有关。吸烟、寒冷刺激、情绪激动等是常见诱发因素。
2、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为静息时突发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多发生在凌晨或夜间,可伴有出汗、恶心。疼痛持续时间通常为5-1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快速缓解。发作时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缓解后恢复正常。
3、诊断方法
除典型症状外,冠状动脉造影可排除固定狭窄,乙酰胆碱激发试验能诱发痉挛。动态心电图监测可捕捉发作时ST段改变。需与急性心肌梗死、食管痉挛等疾病鉴别。
4、治疗方案
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缓释片是基础治疗,可联合硝酸酯类药物如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严重发作可使用硝酸甘油喷雾剂。戒烟、控制血压、补充镁剂等生活方式干预很重要。
5、预后管理
多数患者规范用药后发作频率显著降低。但需长期随访,警惕心肌梗死风险。建议随身携带急救药物,避免寒冷刺激、过度疲劳等诱因。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功能评估。
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应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情绪波动。饮食上注意低盐低脂,适量补充含镁食物如坚果、全谷物。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调整剂量,若出现胸痛持续时间延长或频率增加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