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牙齿牙龈萎缩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下牙齿牙龈萎缩可能由牙周炎、刷牙方式不当、牙齿排列不齐、咬合创伤、全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牙龈萎缩主要表现为牙龈边缘向牙根方向退缩,导致牙根暴露,可能伴随牙齿敏感、牙齿松动等症状。
1、牙周炎
牙周炎是牙龈萎缩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牙菌斑长期堆积导致牙龈炎症,炎症持续发展会破坏牙周组织,包括牙龈和牙槽骨。牙周炎引起的牙龈萎缩通常伴随牙龈红肿、出血、口臭等症状。治疗牙周炎需要定期进行牙周洁治,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控制感染,严重者可能需要进行牙周手术治疗。
2、刷牙方式不当
横向用力刷牙或使用硬毛牙刷可能机械性损伤牙龈组织,长期如此会导致牙龈萎缩。这种类型的牙龈萎缩常见于牙齿唇颊侧,表现为楔状缺损和牙龈退缩。改善刷牙方式,选择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有助于预防牙龈进一步萎缩。已经发生的牙龈萎缩可通过牙龈移植手术修复。
3、牙齿排列不齐
牙齿排列拥挤或错位可能导致局部牙龈组织受到异常压力,长期受力不均会引起牙龈萎缩。正畸治疗可以改善牙齿排列,减轻对牙龈的异常压力。在正畸治疗前,需要先控制牙周炎症,治疗期间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维护。
4、咬合创伤
咬合关系异常或夜磨牙习惯会导致牙齿承受过大咬合力,长期咬合创伤可引起局部牙龈萎缩。这种情况可能伴随牙齿磨损、牙齿敏感等症状。通过调磨牙齿改善咬合关系,或佩戴咬合垫缓解夜磨牙压力,有助于防止牙龈进一步萎缩。
5、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白血病等全身性疾病可能影响牙龈组织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增加牙龈萎缩的风险。这类患者牙龈萎缩往往进展较快,且治疗效果较差。控制原发病病情,加强口腔护理,定期进行牙周检查是预防牙龈萎缩恶化的关键措施。
预防牙龈萎缩需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至少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避免吸烟,控制血糖,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牙龈健康。已经出现牙龈萎缩的患者应尽早就诊,根据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牙龈萎缩早期干预效果较好,晚期治疗难度大且效果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