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的致病原因有哪些
骨性关节炎的致病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关节损伤、肥胖、年龄增长、关节畸形等。骨性关节炎可能与关节软骨退化、关节周围骨质增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遗传因素
部分骨性关节炎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特定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关节软骨代谢异常。这类患者发病年龄往往较早,且多关节受累风险较高。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关节功能评估,避免过度负重运动。
2、关节损伤
关节外伤或反复微创伤可破坏软骨结构,常见于运动员或重体力劳动者。骨折后关节面不平整、半月板切除术后等情况会加速关节退化。伤后需规范康复治疗,必要时使用氨基葡萄糖胶囊等软骨保护剂。
3、肥胖
体重超标会增加膝关节负荷,脂肪细胞分泌的炎性因子还会促进软骨降解。BMI超过28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上升,减重5%-10%即可明显缓解症状。推荐低冲击运动配合膳食控制,每日热量摄入减少500千卡。
4、年龄增长
40岁以上人群关节软骨修复能力下降,软骨基质中蛋白多糖含量逐年减少。这是最常见的生理性退变因素,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加速进程。可适量补充钙尔奇D片等骨骼营养剂,配合水中运动减缓退化。
5、关节畸形
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膝内翻等结构异常会导致关节受力不均。长期异常应力集中于特定区域,最终引发软骨磨损。早期可通过矫形支具干预,严重者需行胫骨高位截骨术等矫正手术。
骨性关节炎患者日常应避免爬楼梯、深蹲等加重关节负荷的动作,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饮食上多摄入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冬季注意关节保暖,疼痛发作时可使用热敷缓解。若出现关节僵硬超过30分钟或夜间痛醒,建议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