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肺癌早期症状是什么

60702次浏览

肺癌早期症状主要有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呼吸困难、反复感染等。肺癌可能与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述症状,可通过低剂量CT筛查、病理活检等方式确诊。

1、咳嗽

咳嗽是肺癌早期常见症状,多为刺激性干咳,无痰或少量白痰。长期吸烟者出现持续咳嗽且症状加重时需警惕。咳嗽可能与肿瘤刺激支气管黏膜有关,伴随症状包括声音嘶哑、咽喉不适。治疗需结合支气管镜检查,药物可选用复方甘草口服溶液、氢溴酸右美沙芬片、苏黄止咳胶囊等。

2、痰中带血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痰中带血丝或血块,多因肿瘤侵犯血管导致。早期可能仅为偶尔痰中带血,后期可发展为咯血。伴随症状包括消瘦、乏力,需与肺结核鉴别。诊断需进行痰液细胞学检查,药物可使用云南白药胶囊、氨甲环酸片、肾上腺色腙片等止血治疗。

3、胸痛

肿瘤侵犯胸膜或胸壁时可引发钝痛或刺痛,咳嗽时加重。早期疼痛可能较轻且间歇性,易被误认为肌肉劳损。伴随症状包括肩背部放射痛、呼吸受限。检查需结合胸部增强CT,药物可选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曲马多片等镇痛。

4、呼吸困难

肿瘤阻塞气道或引起胸腔积液时可导致气促,初期仅在活动后出现,后期静息时也会发生。伴随症状包括口唇发绀、杵状指。需进行肺功能检查,药物可使用茶碱缓释片、沙丁胺醇气雾剂、噻托溴铵粉吸入剂等支气管扩张剂。

5、反复感染

肿瘤导致气道阻塞易引发肺炎,表现为反复发热、咳黄脓痰。抗生素治疗后可暂时缓解但易复发。伴随症状包括盗汗、食欲减退。需进行痰培养检查,药物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呋辛酯片等抗感染治疗。

建议40岁以上长期吸烟者每年进行低剂量CT筛查,出现上述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及时就诊。日常生活中需戒烟并避免二手烟,减少厨房油烟吸入,雾霾天外出佩戴口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肺功能。确诊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遵医嘱定期复查。

相关推荐

小细胞肺癌晚期骨转移有什么症状
小细胞肺癌晚期有必要化疗。小细胞肺癌对化疗比较敏感,所以化疗是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化疗以后可以将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地延长,还能够起到减轻痛苦,改善症状的目的。对于超过T1到T2、N0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推荐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推荐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于有局部症状或伴脑转移者,推荐在化疗基础上联合放疗或其他治疗方法。所以小细胞肺癌晚期的患者只要一般状况允许,无化疗的禁忌症,都可以进行化疗。肺癌化疗的原则包括:一、卡氏评分小于60分或ECOG>2的肺癌患者不宜进行化疗。第二、白细胞小于3.0×10^9/L,中性粒细胞小于1.5×10^9/L的,血小板小于100×10^9/L的,红细胞小于2×10^12的,血红蛋白小于80g/L的肺癌患者原则上不宜化疗。第三、肺癌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异常,实验室指标超过正常值的两倍,或有严重并发症和感染、发热、出血倾向者不宜化疗。
语音时长 01:46

2021-07-09

75086次收听

02:15
肺癌手术后需要化疗吗
肺癌术后是否需要化疗,取决于肺癌的分期和患者身体状况,分期是早期的,特别是1A期,没有区域及远处淋巴结转移的,术后不需要化疗。若是1B期,同时伴有危险因素,若侵犯胸膜表面,肺癌的分化程度比较低,可考虑术后做四个周期的化疗。若是2期或3A期的患者,且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术后必须要做化疗,若分期非常晚,即便做手术,也不是根治性的切除,需要做术后的化疗。此外,亦要看患者的体质,病人需要做化疗,但患者的体质非常不好,不能冒着风险做化疗,可考虑选用其他治疗方法,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肺部肉芽肿病变致癌吗
肺部肉芽肿病变主要表现在ct影像学上,可以看到边界比较清晰的,结节状的阴影一般说边界比较清晰的阴影,癌症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小,但是ct很难确定病变的性质,因此对于这一类的结节状的阴影都要采取病理诊断。病理诊断同时还可以明确是肉芽肿还是癌性病变。如果是肉芽肿的话,还可以明确它是感染性的、结核性的还是免疫系统相关疾病引起来的肉芽肿,为治疗提供很好的帮助。如果在病理诊断中看到肿瘤细胞。病变可以明确是恶性病变,当发现是恶性病变的时候,需要给予手术,必要的时候给予手术切除。
语音时长 01:12

2021-04-20

82534次收听

肺癌如何预防复发
肺癌如何预防复发?肺癌是一种十分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当前肺癌的发病率极高不下的背景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那么怎么做好预防肺癌的复发工作呢?这是值得大家关注的一个实际问题,为了能够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我们请到了知名的肺癌专家为大家做详细介绍。
肺癌复发有什么危害
得了肺癌是件不幸的事情,但是肺癌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呢,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对肺癌的研究也在不断提高,只有认识到肺癌的危害,才能做到及时发现快速治疗的效果,下面我简单叙述一下;
左胸口隐隐作痛是肺癌吗
左胸口隐隐作痛不一定是肺癌。虽然肺癌会出现胸痛的症状,且具有隐痛的特点,但是引发左胸口隐隐作痛的原因多多种多样,比如常见的还有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或者是肺炎、支气管扩张等其他肺部疾病,这都会引发人体出现左胸口隐隐作痛的症状。因此左胸口隐隐作痛并不是肺癌特有症状表现,出现该症状并不能证明患有肺癌。
肺癌脑转移瘤治疗方法
肺癌脑转移瘤的治疗要根据具体的病情而定,可以采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治疗,热能治疗。每种治疗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患者要注意在治疗时做好全面的护理工作,只有积极对症治疗,才可以控制好病情。
02:42
肺癌转移途径有哪些
肺癌如果是早期,一般很少发生转移。如果肺癌发生到中晚期,甚至晚期,就已经发生了转移。肺癌的转移主要有以下几种途:第一,是淋巴结的转移,叫淋巴结的播散。最主要就是纵膈淋巴区,比如肺门,或者是纵隔隆突下等部位都可以发生转移。也可以发生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者是腋窝的淋巴结转移。第二,主要是血行转移。血行转移可以肺内转移或肺外转移。肺内的这种病灶,一般都是血行转移或者远处的肝、骨、脑这些部位转移的结果。第三,叫直接侵犯。可以侵犯到胸壁,或者是发生胸膜的播散性的转移。
02:34
肺癌症状
肺癌在早期的时候没有症状,主要因为肺癌是自身的细胞发生了突变,但是通常在体检的时候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肺部的结节或肺部的阴影;肺癌只有发展到中晚期,肺癌才会出现一些相关的症状。肺癌的症状大概分为两类:第一,特异性的症状,主要和肺本身脏器、脏腑相关,比如肺上长了肿瘤,引起的咳嗽、卡痰,甚至痰中带血,以及胸痛的症状;第二,非特异性的症状,比如肿瘤发展到了中晚期,可能会出现一些食欲下降,身体消瘦,甚至发热的症状。
肺癌脑转移能否失明
肺癌脑转移会不会引起失明,主要和肺癌脑转移的部位密切相关。因为我们颅内的功能是有分区的,如果正好脑转移肿瘤的部位压迫了会影响我们视觉的视中枢,那么它就有可能会引起失明的症状。但是,更常见的脑实质的转移通常伴有大片的水肿,患者更为常见的症状是头晕、头疼或者是记忆力和智力的下降,有的病人反映找不到家、不认识家里人。肺癌脑转移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头晕,根据它转移的部位不同,可能会引起不同的症状,失明是其中的表现之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肺癌脑转移都会引起失明,还是与它具体转移的部位造成的压迫直接相关。
语音时长 01:24

2019-07-10

52525次收听

01:58
肺癌的转移途径
肺癌转移往往出现在肺癌晚期。转移途径,在临床中主要分为三种形式:第一是直接侵犯,第二是淋巴转移,第三是血行转移。第一种直接侵犯,肺部肿瘤主要表现为增大,会压迫到局部脏器,或者压迫到局部组织器官,这个过程就称为直接侵犯。第二种淋巴道转移,主要是肺局部肿物,向局部淋巴,或者向远处淋巴结大范围侵犯,肿瘤就此发生了全身性转移。第三种血行转移。肺癌的血行转移,主要出现在最常见的四大转移区,肺、肝、骨、脑。这种转移在晚期非常多见。
肺癌靶向药有没有副作用
肺癌的靶向药分为抗血管生成和EGFR类,抗血管生成类药物的副反应主要因为作用于血管,主要一些血管相关性的副反应,比如出现高血压、出血、蛋白尿等,一般如果患者有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或心脑血管疾病,尽量不用抗血管生成类药物。EGFR类药物因为主要作用于酪氨酸受体激酶,说靶向药副作用主要是以皮疹、腹泻为主,也有轻度的肝肾功能的损伤,包括对一些免疫系统的损伤,比如到后期或严重的情况会发生间质性肺炎,别的副反应都很小,基本上是所有用药里边副反应最小的靶向药。
语音时长 01:18

2019-06-27

58301次收听

肺癌化疗期间饮食注意什么
肺癌化疗饮食:化学药物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可吃富含蛋白质、铁、维生素的食品,动物肝脏、胎盘、瘦肉、大枣、桂圆等。消化不良、腹泻的病人,可辅以健脾养胃的食品,如大枣、山楂。副反应严重、长期营养摄入障碍的病人,要考虑胃肠外营养输入法改善病人状况。
语音时长 01:01

2018-10-16

50237次收听

01:47
肺癌咳痰是什么颜色
肺癌患者咳痰的颜色要根据肺癌的类型决定,可能是白痰或咳血丝痰,有肺部感染的患者还会咳黄痰。肺癌如果是中心型肺癌,患者一般会有刺激性的干咳,可能有咳白痰或者是咳血丝痰。有些患者可能咳一些血块,但是中心型肺癌很少有大出血。中心型的肺癌,会有远端的梗阻,病人可以伴有发烧,咳黄痰这些表现。若是周围型的肺癌,患者也可能没有咳痰,主要一些症状就是跟平时的这些慢性支气管炎症状相同,可能是咳点白痰或者是没有痰。
肺癌晚期吃药能控制吗
期还要注意护理方面,因晚期肺癌患者心理生理较脆弱,入院时护士应主动关心安慰患者,向其介绍病室环境,介绍主管医生、主管护士,消除患者的生疏感和紧张感,减轻患者对住院的惧怕心理,帮助患者结识病友,指导家属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给予大力支持,及时把握患者的心理变化采取各种形式做好患者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