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支原体肺炎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感染支原体肺炎后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痛、乏力等症状。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
1、发热
支原体肺炎患者通常会出现中低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9℃之间。发热可能持续数天,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寒战。发热是机体对病原体感染的免疫反应,有助于抑制病原体繁殖。若体温超过38.5℃,可考虑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
2、咳嗽
咳嗽是支原体肺炎的典型症状,初期多为干咳,后期可能出现少量白色黏痰。咳嗽症状可能持续2-4周,夜间加重。剧烈咳嗽可能导致胸痛或呕吐。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咳嗽对普通止咳药效果不佳,需针对病原体治疗。
3、咽痛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咽部不适或疼痛,可能伴有咽部充血。咽痛通常在发病初期出现,程度多为轻度至中度。适当增加饮水量、用温盐水漱口可缓解症状。若咽痛剧烈影响进食,可遵医嘱使用局部镇痛药物。
4、胸痛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骨后疼痛,咳嗽时加重。胸痛多因剧烈咳嗽导致胸膜刺激或肌肉拉伤引起。若胸痛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呼吸困难,需警惕并发症可能。建议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休息体位舒适。
5、乏力
患者常感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减少、精神萎靡。乏力症状与机体免疫反应消耗能量有关。保证充足休息,适量补充营养有助于恢复。若乏力持续超过2周,需复查排除其他病因。
支原体肺炎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饮水保持呼吸道湿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二手烟等刺激性气体。咳嗽时注意遮挡口鼻,勤洗手防止交叉感染。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进行温和运动增强体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儿童患者家长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按医嘱完成全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