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体重下降的原因
化疗后体重下降主要与药物副作用、营养摄入不足、代谢异常、消化吸收障碍及心理因素有关。化疗药物可能引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黏膜损伤等反应,导致营养摄入减少;同时肿瘤本身及治疗会加速机体分解代谢,增加能量消耗;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腹泻、吸收不良等消化道症状。此外,焦虑抑郁情绪也可能进一步抑制食欲。
1、药物副作用
化疗药物如顺铂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等可能直接损伤胃肠黏膜,引发恶心呕吐、口腔溃疡等症状。这些不良反应会显著降低患者进食意愿和能力,导致短期内热量摄入不足。针对黏膜损伤可使用康复新液促进修复,严重呕吐可遵医嘱使用昂丹司琼片等止吐药物。
2、营养摄入不足
化疗引起的味觉改变、吞咽疼痛等症状会使患者主动减少进食量。部分患者因担心进食加重呕吐而刻意限制饮食,长期可能发展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建议选择高蛋白营养粉补充剂,少量多餐摄入鸡蛋羹、鱼肉泥等易消化食物。
3、代谢异常
肿瘤细胞会分泌促炎因子导致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化疗期间骨骼肌蛋白分解加速。这种异常代谢会使静息能量消耗增加,即使正常进食也可能出现体重下降。监测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代谢紊乱。
4、消化吸收障碍
化疗可能导致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或肠道菌群失调,影响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患者可能出现脂肪泻、腹胀等症状,粪便中可见未消化食物残渣。胰酶肠溶胶囊等消化酶制剂可改善此类吸收不良综合征。
5、心理因素
治疗压力和对预后的担忧可能引发焦虑抑郁情绪,部分患者会出现神经性厌食表现。心理干预结合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情绪性进食障碍,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米氮平片等具有促进食欲作用的抗抑郁药。
化疗期间建议每日监测体重变化,每周体重下降超过基础体重2%需及时干预。饮食上优先选择高蛋白、高热量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乳清蛋白粉、芝麻糊等。可尝试在晨间恶心感较轻时增加进食量,避免空腹服用化疗药物。若持续出现进食量少于日常需求量的60%,或体重一个月内下降超过5%,应及时联系营养科进行专业营养评估和干预。适当进行阻力训练有助于维持肌肉量,但需避免治疗当日剧烈运动。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特色医院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诊断癌症和明确癌症有什么不同
- 2 人为什么得癌症癌症能治好
- 3 什么是癌症
- 4 癌症对癌症患者有哪些作用?
- 5 为什么“癌症性格”会引起癌症?
- 6 癌症能够避免吗?
- 7 癌症是怎样造成的?
- 8 癌症是怎么形成的